東北網5月16日電 據了解,國家商務部今年1月份出臺《速凍面米食品行業標准》,規定從6月1日起,餃子、湯圓等所有散裝速凍食品禁止『裸賣』,『不經包裝的速凍面米食品不得銷售。』記者近日走訪哈爾濱市各超市、市場,速凍散裝食品仍在大量生產,銷售者多稱不知此項新規定。
據了解,《速凍面米食品行業標准》中規定,6月1日起,不經預包裝的速凍食品不得銷售,而違規的商場超市,則將依據《流通領域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最高將處以3萬元的罰款。此外,餡類產品的標簽上還要注明餡含量,產品出現質量問題要及時召回處理。
據記者調查,由於哈爾濱市冬天氣候寒冷,市民的飲食習慣偏好速凍食品,速凍餃子、湯圓、元宵等食品全年銷售量都很穩定。記者在工商部門詢問到,哈爾濱市本地生產速凍食品的企業有數十家,9成以上的散裝產品都由本地企業生產。記者在超市的冷凍區看到,『有袋』和『無袋』的速凍食品基本各佔一半『領地』。銷售人員稱這些散裝產品,『大部分是超市自己生產的,還有少量是從本地廠家進的。』據銷售人員介紹,每逢節日,散裝的速凍食品賣得比袋裝的好。記者看到,這些散裝食品只標注了產品名和餡料種類,沒有其他信息。記者詢問銷售人員是否知道這些食品將被禁賣,銷售人員表示對此毫不知情,還表示超市近期沒有減少生產量和進貨量。
對此,質量監督部門食品監管人員介紹,散裝食品因衛生難保證,食品質量經常出現問題。主要表現在:銷售時食品暴露在外,可能被人拿捏,容易導致二次污染;散裝食品與空氣接觸面積大,會造成水分蒸發、產品乾裂、油脂的氧化和變質等現象;銷售單位按照自上而下的銷售習慣,往往剩餘速凍食品還沒賣完,新貨又堆在了上面,底下的存貨可能已變質;散裝食品標志缺失,記者多次跟隨工商部門執法發現,超市、市場裡多數的散裝食品都是沒有標明產地、保質期、生產日期等信息。監管部門表示,6月起,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針對此類商品的檢查行動。本地廠商應重視速凍食品禁止『裸賣』新規定,並盡早采取對策,以免造成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