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公園門票阻隔市民的籬笆牆 我省部分城市公園開放情況調查
2007-05-22 14:28: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徐明輝 蘇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開放的公園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閑空間。

  東北網5月22日電 公交、公園、公廁……這些市政設施名字前面的一個『公』字,彰顯了『公益性』特征。對一個城市來說,市政公用事業發展的狀況,直接影響到廣大市民的生活質量,進而言之,決定著大眾的幸福指數。近年來,黑龍江省大中城市公用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市民居住舒適度明顯提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和不足有待改進提高。

  齊牡佳——100%哈爾濱——70%

  公園開放,進一步擴展城市的休閑功能,是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城市文明的標志。在這方面,省內許多城市已經走在了哈爾濱市前面——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的城市公園100%免除門票。哈爾濱市、區屬的23個公園中,除兒童公園、動物園、兆麟公園、歐亞之窗等7家收門票外,其餘16家免費開放,佔總數的70%。雖然業內人士反復強調,每個城市在公園開放問題上各有具體困難,但我省一些地市在經濟情況欠佳的前提下,想方設法為市民休閑『埋單』的做法,畢竟有可資借鑒的經驗。

  龍沙公園是齊齊哈爾市民引以為榮的城市標志,這個東北三省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免票三年來,給市民帶來福利是巨大的。

  五月的雙休日,龍沙公園裡桃花綻放,勞動湖上鷗鳥翔集。游人多了,游玩的、休閑的、鍛煉的、甚至『打穿』(取道公園走捷徑)的。市民劉先生對記者說,以往去父母家要繞公園半圈,現在從公園裡走,近便多了。一早坐車從富裕縣趕來的田娟娟,帶著女兒、親戚,打算在公園裡玩上大半天。據了解,從附近郊縣來此『春游』的游客佔三成。

  齊齊哈爾市建設局綠化辦主任孫志斌說:『龍沙公園開放困難很多,動物園區就是其中之一,因為動物園區無法封閉,只好一並開放,這在國內是絕無僅有的。開放的動物園區飼養、管理成本增加了不少,這又加大了財政開支。』雖然如此,免票帶來了市民的笑臉,城市管理者認為很值得。

  2006年2月牡丹江市市中心的人民公園和市區的其他幾座公園一起免票開放,人民公園保潔員人數增加了3倍。『但是,全年800萬人次游園,相當於每個牡丹江市民每年逛了兩三次人民公園,實現了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最大化。』牡丹江市園林處公園管理科科長張雲山說。

  兆麟公園:尚無免費開放『時間表』

  去年年底的統計數字:哈爾濱市民人均佔有綠地面積為7.01平方米,在全國大城市中位居下游。公園免票開放,能讓市民更有效利用綠地面積。

  杭州市著名的西湖景區免票、長春市除了動植物園外全部免票、武漢市絕大多數公園免費,包括歷史悠久的黃鶴樓公園、成都市90%以上的公園免費。哈爾濱市公園70%的開放率在省會級城市中也位居下游。

  七年前,哈爾濱市建國公園免票開放,在之後兩年多的時間裡又相繼開放了香坊公園、清濱公園、太平公園、靖宇公園等,給市民帶來了以前無法想像的福利,也提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在此背景下,前兩年有關兆麟公園免票的猜測並不突兀。兆麟公園作為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園和中國冰燈發源地,曾一度在是否免票、圍牆是不是要拆掉等問題上承載著哈爾濱人的熱切關注。

  據說,哈爾濱市不是沒有免費開放兆麟公園的想法,相關部門還對開放後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測算、制定了開放方案等。2005年夏、2006年春,媒體曾先後兩次預告兆麟公園免費開放的信息,附近居民翹首以待,但隨後開放計劃擱淺,收費依舊。

  記者向哈爾濱市有關部門『打探』有關兆麟公園是否開放情況,得到的是『目前條件尚不具備』的答復。

  有關人士分析,冰燈游園會以及前期准備和後期清理期間,無法免費開放;公園水面較大,游人過多會發生意外;同時,免票不利於古樹名木、歷史建築以及李兆麟將軍墓的保護。另外,據有關人士透露,『上級領導不支持』也是無法開放的主要原因。

  兒童公園:創收與公益衝突

  地處居民區的兒童公園,持老年證免票入園的游客成為兒童公園的主要人群,兒童公園名不副實地成為『老年公園』。

  公園副主任宋滿說:『我們上一些兒童游樂設施時總是遭到老人們的反對,老人們喜歡安靜,但不上游樂項目我們公園無法生存啊。』老人的需求與兒童的興趣點不可避免地發生衝突。宋滿說:『我們既要照顧老的,又要關照小的,很難。』

  園裡規定有行走能力的孩子門票1元,1.4米以上的兒童和成人一樣要買全票。然而『有行走能力』是個相對模糊的概念,游客常因此與園方發生爭執。『兒童公園老人免票,孩子收費,這是否有悖於主題設計?』市民劉曉質疑。

  2004年,兒童公園由原來的事業單位改制為自負盈虧的企業,逐步取消財政撥款。企業化的公園,公益性質如何體現,一度成為社會關心的話題。

  這兩年,兒童公園的公益事業還在延續:大片的柏樹林歸哈爾濱市抗癌協會免費使用、60歲以上老年人免票、殘疾人免票、夏季『夜公園』免費開放等等。但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是天經地義的,於是原來中心地帶免費的大象滑梯挪走了,取代它的是大型的收費游樂項目;『夜公園』免費開放期間,公園把甬道、空地租給商販,『夜公園』變成嘈雜的夜市。

  兒童公園有職工270名,過去是事業單位時,公園門票加上財政撥款,他們的收入還算穩定。現在公園改制成企業,職工心裡沒底:『沒有了財政撥款,搞公益事業的錢從哪裡來,門票是重要的收入,萬萬免不得的。』

  聲音:免票讓公園回歸本義

  黑龍江工程學院社科部主任黃紅副教授,長期關注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黃紅說,公園應當被認定為一種城市的基礎設施。免費開放的公園纔能實現其真正意義上公益性與福利性。國際慣例是除了有歷史文化遺產或商業投資的公園之外,自然風景和人造景觀的公園一律免費開放。其修繕、管理、保護、服務等費用由政府和投資人承擔,也接受捐贈。她認為,如果將公園交付企業進行開發,以商業利益為最高追求,公園難以辦好公益事業。

  開放兩年的哈爾濱市尚志公園(原香坊公園)負責人孫浩認為,游人的文明素養的確給開放帶來了許多麻煩,但如果據此提出要等人民的文明素養提高到相應水平後,再去考慮免費為人們提供公共休息、娛樂場所,在實踐中肯定是行不通的。

  一位園林專家建議,政府能否出臺相關規定,要求公園附近的開發商給公園交納一定的費用。地產商以公園為售房的賣點,從而獲得高額利潤,理應為打造免費公園出把力,這樣也可以彌補公園免費開放後資金不足。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