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五大工程將美化哈市內河 『三溝』成清渠濕地現城區
2007-05-24 15:14:3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電 23日,哈市水務局組織8名全國知名的相關專家,對《哈爾濱萬家灌區和『三溝』一體化供水體系建設方案》進行了論證。記者了解到,經過專家論證等程序後,城區內河『清水工程』極有可能在年內啟動。一些專家說,隨著哈市『三溝』逐步變清,其他四項建設工程也將按序進行,屆時城區內河周邊將現大片濕地景觀,乾涸的長嶺湖也會獲得新生。

  三溝供水利用泵站

  據了解,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是穿越哈市城區的三條城市內河,河長分別為44.3公裡、32.59公裡、11公裡,均發源於西南、流向東北,直接或間接匯入松花江,長期以來這三條污染嚴重的內河被市民稱為三大『龍須溝』。1995年開始,哈市對馬家溝進行了綜合整治,但沒有徹底解決清水問題,其上游的工農水庫設計總庫容為238立方米,可最高只能提供每秒0.18立方米的流量,不足馬家溝需水量的十五分之一,遠遠不能滿足馬家溝用水需求,河道經常處於乾涸狀態。

  日前,哈市出臺了《萬家灌區和『三溝』一體化供水體系建設方案》,准備重新建設並利用萬家泵站,通過明渠或暗渠的形式從松花江提水,然後注入工農水庫。據悉,經過綜合整治後,環境用水總需水流量為每秒6.5立方米,其中,馬家溝需水流量每秒3立方米,何家溝需水流量每秒2.5立方米,信義溝需水流量每秒3立方米。馬家溝環境用水,通過萬家灌區渠道經工農水庫進入河道;何家溝環境用水,通過萬家灌區渠道,經四級泵站附近支渠進入河道;信義溝環境用水,在馬家溝13公裡處鋪設5公裡暗渠管進入河道。

  生態效應惠及子孫

  哈市水務局趙登峰局長說,這項工程是哈市水利建設和城市環境建設有機結合的一次探索,也是有效改善城區水環境的有效舉措。通過工程綠化、美化和一系列人文景觀建設,以及渠、林、路的綜合治理,既可滿足輸水的要求,又可滿足改善城市環境、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並形成獨具一格的水利風景和旅游產品,符合經濟社會及水利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據介紹,萬家灌區和『三溝』一體化供水體系將惠及子孫。首先它會改善城鄉生態和大氣環境,三大『龍須溝』將變成景觀河,形成人文和諧的生態走廊;有效整合資源,從而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科學配置,大大提高過境水利用率,逐步縮小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漏斗區范圍;促進灌區轉軌變型,推動全市水價改革。

  五大工程美化內河

  水利部松遼水資源保護局田竹君說,萬家灌區和『三溝』一體化供水體系科學可行,補充城區清潔水源,有益於居民身體健康,同時也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觀。省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王新德副總工程師說,三溝治理會使哈市沿江文化得到均衡發展,松花江的江水在三溝內形成景觀帶,會使更多的冰城人就近受益。

  哈市城管局原副總工程師曾昭漢說,三溝治理工程除清水工程外,還將包括四個大型工程。在三溝兩岸開發、河道整治過程中,將凸顯兩岸50米范圍外的土地效益,用於建設現代化小區;兩岸50米范圍內呈帶狀分布綠化;同時落實輔助工程,包括照明、道路等;在三河建設四個污水處理廠:文昌污水處理廠建在馬家溝下游;何家溝污水處理廠在源頭平房南廠建一處、群力下游再建一處;信義溝污水處理廠建在其與阿什河匯合處。五項工程預計總投資四五十億元,資金來源主要是河岸兩側的房地產開發。

  建設總投資需3.6億

  對於萬家灌區和『三溝』一體化供水體系建設,專家倡導的明渠為主的方案總投資3.6億元左右,也是最省的方案。『不過我們也必須重視這一點:這個工程不但擔負內河補水,而且也擔負農田灌溉的功能,尤其是在旱季的時候,這兩個功能可能會產生矛盾,所以應在灌溉段采取暗渠通過,這樣纔能有效保證內河供水量。』

  據悉,在這項工程一期建設完工後,乾涸的長嶺湖及周邊濕地有望實現長久供水,從而恢復原來的面貌。『這個工程不但會使哈市城市周邊消失的濕地資源重獲新生,也會讓沿河濕地再次煥發生機。』東北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馬永勝教授說,對於三溝的整治工程來說,大面積建設人工濕地必不可少,大片濕地能形成一個個淨化環境的『腎』,這對三溝生態環境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