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電 記者24日從哈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冰城將首次從5~9月5個月的時間,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哈爾濱地方特色紀念品、旅游商品形象設計、樣品征集和評選活動,一個實物作品最高可獲萬元獎勵。據哈市旅游局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哈市國內旅游人數達2167.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171.9億元。與旅游相關的住宿、餐飲、交通等行業發展迅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旅游商品開發已成為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中的一條『短腿』。世界旅游發達國家購物已達到旅游收入的40%~60%,哈市只佔到20%多一點。
除了紅腸,游客還能買點啥
國際旅游組織專家指出,旅游商品收入佔旅游總收入的百分比,是對一個地區旅游業成熟度評價的重要標准。目前,哈市不僅冬季冰雪旅游已成為世界品牌,夏季避暑旅游也越來越火。2008年,哈爾濱已成為除北京之外的全國10個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我們拿什麼來款待客人,客人走了能帶走什麼紀念品?哈爾濱在旅游購物這座『金礦』裡又蘊藏了什麼樣的地方特色紀念品?相關部門對此越來越關心。
記者了解到,經過幾年來的重視和發展,哈爾濱的旅游商品開發已漸成小氣候。如以紅腸、大列巴、山珍、綠色食品為代表的食品類;以亞麻產品為代表的服飾類;以樺樹皮畫、麥秸畫、阿城版畫、木蘭掛毯、剪紙、布藝、泥塑、魚皮制品以及木制品等代表的工藝品類;以仿冰水晶制品、龍塔模型、銅坐龍等為代表的紀念品類,其中銅坐龍、樺樹皮畫制品已經成為哈爾濱旅游的標志性產品。阿城一家公司生產的銅坐龍、銅鏡等產品,目前已達到100多個品種,年收入超百萬元,哈市一家公司生產的樺樹皮畫、薩滿神鼓、關東皮畫,品種達200多個,年銷售額300多萬元。
除了門票,冰城旅游收入還靠啥
哈市旅游局負責人楊傑分析說,出門旅游,就離不開吃、住、行、游、購、娛。其中,旅游商品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收入在整個旅游收入中彈性最大,明顯高於傳統的吃住行三要素,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是改變旅游目的地不再限於門票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是加深游客對景區印象的重要手段。同時,旅游商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還可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參與旅游產品經營的當地人的收入。前來觀光購物的外地客,通過旅游商品這個窗口,可以加深對一個地區的文化傳統、藝術造詣、民間風情的了解,並能夠滿足旅游者把購買當地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作為紀念品的欲望。
目前,哈市的旅游商品開發與國內旅游發達地區還有明顯差距,旅游商品開發還沒有形成合力,市場管理也有待加強。為此,哈市決定利用5個月的時間,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具有哈爾濱地方特色的紀念品、旅游商品形象設計和樣品。
唯有創新,冰城旅游產業纔強大
據了解,此次征集的旅游商品要求有創新性、文化性、藝術性、特色性、品牌性、紀念性、實用性、便攜性、量產性。參選作品以哈爾濱神奇的冰雪世界、厚重的黑土文化、濃郁的歐陸風情為主題,以哈市現有的自然、人文、社會資源為素材。
其中,地方特色商品應突出地域特色,應具有藝術價值、收藏價值、實用價值和禮品價值。主要包括:哈爾濱旅游主題形象和標志、哈爾濱節慶紀念品和哈爾濱主要旅游接待地紀念品。節慶紀念品的重點開發應與哈爾濱冰雪節、啤酒節、哈夏音樂會、哈洽會、金源文化節等大型節慶活動相關聯;哈爾濱主要旅游接待地紀念品應該是結合哈爾濱的黑土文化、金源文化、歐陸風情、冰雪文化(包括景區景點、城市特色等)而開發的具有紀念意義的商品。此外,還有工藝品、名優特產品和綠色保健品等題材。此次評選除了實物作品類金獎1個(獎金10000元)之外,還設有銀獎、銅獎、優秀獎和市民參與獎等。9月中旬,獲獎作品的評選將在哈市市委『123展館』進行,由專家和市民來投票決定金銀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