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龍脈』刻石對研究金代堪輿學有重要意義
2007-05-31 14:14:2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陰祖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1日電 30日,記者從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處獲悉,幾年前被農民從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址西側丘陵地帶挖出、一直被誤作日本人墓碑的刻石已於去年7月份得到有關專家認定:該刻石誕生於金代前期,經推斷,刻石內容為金代皇室『龍脈』方位。專家稱,該刻石的發現對研究金代堪輿學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研究金代皇家『龍脈』提供史料證據。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趙平春研究員介紹,該刻石為花崗岩材質、長方體、高約1.5米,上刻『辛山乙口』四個漢字,蓮花紋底座,幾年前被幾個農民從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陵址西側的丘陵地帶挖出。趙平春說,刻石應是金建都之後、遷都之前,即公元1115—1157年間制造的。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乾地支相當於阿拉伯數字,後來有人把其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上。『辛』和『乙』都是陰乾,『辛山乙口』四個字傳達的訊息就是『坐西朝東』,在金元文化中意為『風水最好的地方』。聯系刻石的發現地,趙平春推斷該刻石標示的就是金代皇家的『龍脈』所在。

  趙平春介紹,中國古代建築中有一種講究陰陽五行的『堪輿』之學,研究建築物與周圍自然環境的協調,堪輿學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其中雖然夾雜有封建迷信的東西,但有關地形、風向、水文、地質等部分具有研究價值。

  目前,該刻石已被相關文物部門收藏,並將對它展開進一步研究。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