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經濟旅游圖片
搜 索
中日經濟合作共贏 築高中國經濟『第四極』
2007-06-01 11:05:4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媛 張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圖片說明】武士國

 

【圖片說明】古賀憲介

 

【圖片說明】王利民

 

【圖片說明】泉田裕彥

 

【圖片說明】陳偉根

 

【圖片說明】幕田圭一

 

【圖片說明】餘德輝

 

【圖片說明】冢本弘

 

【圖片說明】王金笛

  東北網6月1日電 題:合作共贏,築高中國經濟『第四極』———來自2007(哈爾濱)中日經濟合作會議上的聲音

  東北適合國際戰略投資者發展——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相關產業組組長 武士國

  2003年10月,中國政府提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3年來,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為促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發展,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

  中日經貿合作是深化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振興東北與推動經貿合作方面,雙方的合作基礎好、發展潛力大。2006年,中日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達2073.6億美元,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中國則首次成為日本的第一大貿易國。近年來,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地區之一,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已成為這一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外來因素』。

  東北地區擁有良好的產業基礎,裝備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石油、醫藥、食品等工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東北地區擁有幾十所國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擁有一大批高技術人纔和技術工人。擁有3000多家規模以上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適合國際戰略投資者發展。

  長期以來,中日兩國企業在東北三省已經開展了包括汽車制造、物流商貿、石油化工、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在內的多領域合作。中日之間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往來,對於推進兩國經濟發展,促進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必將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廣闊的前景。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不僅是東北地區新的發展機遇,對日本企業來說,也是選擇投資東北,獲得共贏的良機。

  東北三省振興項目應實現互動——日中東北開發協會特別顧問 古賀憲介

  為了與中國『十一五』規劃中作為目標提出來的節能降耗、改善環境等要求相適應,我認為構築設備體系的集約化,亦即設備更新方案是非常必要的。作為中國近鄰的日本,在歷史的發展中也曾面臨過同樣的問題,以這些積淀的經驗為基礎,日中雙方一定會有很多合作機遇。

  東北三省都分別制訂了大型區域振興計劃。例如,黑龍江省的『哈大齊工業走廊規劃』、遼寧省的『五點一線沿海開發計劃』、吉林省的『長春·吉林經濟開發計劃』及國際項目的『圖們江開發計劃』等。作為日方,希望能從整體政策把握的角度,考慮讓以上各省項目之間互動,最終給東北地區帶來整體的拉動效應。坦率地說,日本對中國東北的投資在大連市乃至遼寧省已經形成相當規模。對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陸地區的投資還處於低調。諸如上面的巨大項目規劃,對日方來說也絕對是投資的好機會。為此,希望各省能在促進日本投資上做出政策上的考慮。

  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看,中國東北地區介於蒙古、俄羅斯、朝鮮、韓國及日本等國之間,發揮著與日本相鄰的東北亞圈的核心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上述項目經過努力結出碩果的話,東北地區將作為中國融入東北亞的重要區域,必將開啟21世紀新的發展道路。

  『哈大齊』築就對日合作平臺——黑龍江省副省長 王利民

  作為東北亞經濟區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黑龍江省與日本在推動本國和本地區經濟發展與合作上都進行了積極努力。可以說,目前是黑龍江經濟發展最活躍同時也是商機最多的時期。

  以哈大齊工業走廊為重點的『四大經濟板塊』為雙方合作打造了戰略平臺。『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將重點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東部煤電化基地、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和沿邊開放帶,並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各國投資者的到來。哈(哈爾濱)—大(大慶)—齊(齊齊哈爾)工業走廊是黑龍江省經濟實力和工業化水平最高、經濟輻射力最強、科技智力資源和可開發利用土地最為豐富的地區,聚集了黑龍江省主要的裝備制造和石油化工企業以及2/3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公路、鐵路、航空四通八達,十分便利。按照新體制、高科技、生態化、外向型的原則,重點培育和發展裝備制造、石化、食品、醫藥、高新技術和現代物流等特色產業,用10年時間,建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引領,以優勢產業、朝陽產業為主體、多種產業配套的新興工業群落。『四大經濟板塊』包含了裝備制造、化工、木材精深加工、高新技術等諸多產業,既適應日本中小企業轉移的需求,也符合大企業、大財團的投資戰略。

  此外,以農業產業化為重點的農業綜合開發以及以旅游業為重點的現代服務業,為雙方合作提供了良好基礎和廣闊空間,歡迎日本投資者在黑龍江現代農業發展和旅游資源開發中獲取效益。

  今年參加哈洽會企業展位大幅增加——日本新潟縣知事 泉田裕彥

  今年是日本新潟縣與中國黑龍江省締結友好關系25周年。從2006年開始,我們在中國主要城市配置了『商務協調者』,已經在哈爾濱和大連安排了商務協調機構。我縣企業從1995年開始參展每年6月在哈爾濱召開的『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預計今年企業參展展位大幅增加,我縣將繼續不遺餘力地支持企業前來參展。

  關於經濟交流基礎的航空線及航海線,也進展順利。2006年度新潟機場的國際旅客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的23.9萬人。其中,1998年開通的新潟至哈爾濱定期空中航線,來自中國的旅客眾多,已經成為我縣連接中國的重要航線。

  現在,中國正在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我們相信,該戰略的順利推進,無疑將成為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加速劑。

  廣闢金融業發展空間——吉林省副省長 陳偉根

  吉林省正在加快金融等服務業領域的對外開放步伐,日本瑞穗實業銀行、德國德意志銀行、香港匯豐銀行等30餘家知名外資銀行先後到黑龍江省考察,探討合作事宜;日本北洋銀行、韓國產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先後與吉林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及合作框架,為吉林省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資金支持;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國內知名金融機構先後在吉林開展金融服務。應該說,吉林省的金融業正在悄然昇溫,發展空間巨大。

  日本不僅是吉林省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地之一,也是吉林省重要的貿易伙伴。截至2006年年底,日本在吉林省的投資已達4億多美元,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79戶。目前,日本豐田與一汽集團投資2億美元的V6發動機生產項目、日本捷太格特株式會社與一汽富奧汽車零部件公司合資的轉向機第二工廠項目,以及日本不二制油株式會社在吉林省投資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等幾個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日企需要中國企業最新信息——日本東北經濟聯合會會長 幕田圭一

  對於謀求擴大日中兩國東北地區經濟交流而言,至關重要的就是『中國的信息來源』。為此,東北經濟聯合會在2006年8月組織了『中國商業研究會』,借此向日本東北地區所屬企業經營者提供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的真實情況和相關信息。今年3月,聯合會為日本東北地區的企業經營者收集了對中商業經營判斷依據的相關信息,並在中國舉辦了相應的研討會。

  作為東北經濟聯合會,我們今後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那些想要在中國展開商業投資的日本東北地區企業,並為他們獲取有關中國市場和投資環境等相關的最新且鮮活的信息,提高商業投資的可能性貢獻力量。同時,我們也希望富有活力的中國企業也能積極踴躍到日本東北地區進行投資。我們也將通過參加或參展在中國東北地區舉辦的各種博覽會和展示會,向貴國企業提供日本東北地區的各種信息。

  借力提昇蒙東實力——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餘德輝

  去年10月份,國家正式明確將內蒙古東部地區納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總體規劃范圍。這不僅是國家加快東北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現實需要,同時也為蒙東地區加強與東北三省的區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目前,日本已成為內蒙古第一大出口國,日本在此設立的企業已達180家。除呼和浩特、包頭兩市外,日資企業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部五盟市。

  包括蒙東地區在內的東北經濟區,鄰近日本、韓國、俄羅斯和蒙古國,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我國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的前沿陣地。我們應發揮這一區域優勢,主動吸納日韓產業轉移和參與俄蒙資源開發,借力發力,不斷提昇地區綜合競爭實力。希望借本次會議這一良好的機遇和平臺,加強與日本各地區、各企業的經貿合作,帶動蒙東地區的經濟發展,進而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外界關注中國經濟『第四極』——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副理事長 塚本弘

  回顧近一段時期日本與中國東北地區的交流,我們高興地看到,黑龍江省和大連市積極參與了2005年在日本愛知縣舉辦的世博會。東北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的『第四增長極』正日益引起外界的矚目。哈爾濱、長春、沈陽與豐田、馬自達、三菱汽車等日本汽車廠商之間的合作正在穩步推進。並且,在鋼鐵、石油化學、造船、裝備制造、醫藥等領域,以及最近在BPO(商務、外包)等領域,各種商務關系也在不斷推進。與此同時,由於東北地區在中國綠色和有機食品方面佔有重要的份額,是保障未來食品安全的糧食基地,因此,該領域的經濟合作發展倍受期待。

  在中國東北地區,生物乙醇酒精等環境友好型能源的開發正取得進展,我們期待著今後在資源、能源、環境等領域,與東北地區的經濟交流取得新的進展。

  打造『五點一線』開放新戰略——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 王金笛

  遼寧作為中國東北地區唯一沿海的省份,正面臨著兩大發展機遇:一個是振興,一個是開放。當前,遼寧政府全力打造『五點一線』的開放新戰略,通過建設遼寧沿海經濟帶,帶動東北地區乃至東北亞經濟的快速發展。所謂『五點』,即遼寧沿海線上的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錦州灣沿海經濟區、丹東產業園區、大連莊河花園口工業園區。所謂『一線』,即遼寧將建設1443公裡的濱海路,連接沿黃海和渤海的五點。

  日本是遼寧重要的對外經貿合作伙伴。加強同日本的經貿合作,是遼寧加快經濟發展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遼寧希望在沿海經濟帶開發、工業、科技、農業、基礎設施和服務業等6個領域與日本開展合作。

  區域合作,沒有國界。

  作為共和國工業的長子,中國東北積蓄了創新發展的巨大能量;與東北一衣帶水的日本,正在進行著產業轉移。在昨天開幕的2007(哈爾濱)中日經濟合作會議上,來自國務院振興東北辦、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古自治區的政府官員及日本的經濟界人士紛紛表達了合作共贏的願望。產業優勢突出、基礎設施完善、能源供應充足、科技人纔實力雄厚的中國東北,以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的嶄新魅力受到日本企業界的高度關注。

責任編輯:宋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