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繼續組織實施『西部開發助學工程』,開辦高中『宏志班』,承辦學校為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和大慶中學。我省繼續開辦省級高中『宏志班』,承辦學校為省實驗中學。資助學生人數、資助條件和資助金額不變。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生范圍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哈爾濱市、牡丹江市、雞西市、七臺河市、大興安嶺地區、農墾總局;大慶中學:齊齊哈爾市、佳木斯市、大慶市、雙鴨山市、鶴崗市;省實驗中學:綏化市、黑河市、伊春市、森工總局。
二、報名條件1.當年初中應屆畢業生;
2.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無力完成高中學業者;
3.預期中考文化課分數(不含體育成績和任何政策加分)達到『宏志班』承辦學校統招錄取分數線。
三、報名方式符合報名條件的學生,可持本人身份證、戶籍、家庭貧困狀況佐證材料和學業獲獎證書等,到當地文明辦報名。符合報名條件、有極特殊情況的學生可到省文明辦秘書處或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報名。
四、具體安排1.組織報名(5月22至6月25日)
各市縣要通過各種方式,在應屆畢業生中廣泛宣傳『西部開發助學工程』高中『宏志班』招生政策,做到人人熟知,並做好報名(含到省文明辦或省教育廳報名的學生)的統計工作。
2.考察學生家庭狀況和操行狀況(6月26日至7月10日)
市縣兩級組成聯合考察組,進校、入委(村)、入戶,全面考核學生家庭收入狀況、貧困狀況、貧困原因和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學科競賽獲獎情況,形成綜合測評報告。考察人要簽署姓名。
3.審核學生文化課成績(7月11日至7月18日)
省文明辦匯同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和『宏志班』承辦學校,確定並公示『宏志班』推薦分數線。縣市要對照省裡公示的推薦分數線,逐一審核擬資助學生的文化課成績(不含體育分和任何政策加分)。
4.逐級公示(7月19日至7月31日)
市(地)、縣(市)要逐級在新聞媒體公示擬資助學生的姓名和文化課成績、家庭狀況、品行狀況。
5.省『一加二』助學工程領導小組審核(8月1日至8月7日)
按省裡下達的推薦比例上報擬資助學生名單,並將學生家庭貧困狀況考察報告、文化課成績單(加蓋當地教育部門公章),學生本人身份證、戶籍、獲獎證書,連同在媒體公示的原件,一並報省文明辦。
6.確定『宏志班』資助對象(8月11日)
省助學工程領導小組討論確定資助學生名單,在媒體公示後,上報中央文明辦。
各地教育部門做好『宏志班』落選學生的招錄工作。
被錄取學生8月中旬到『宏志班』報到。
五、學籍管理『宏志班』學生的學籍由中考錄取學校和『宏志班』承辦學校雙重管理。會考(學業水平考試)在『宏志班』承辦學校報注,考試在『宏志班』承辦學校參加,畢業證書由『宏志班』承辦學校頒發,高考成績分別計入兩所學校。
六、幾點要求一要進一步提高對『宏志班』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中央繼續組織實施『西部開發助學工程』,開辦高中『宏志班』,幫助貧困家庭子女就學,是黨和政府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生動體現,是促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統籌發展的一項實際舉措,是實施科教興國和人纔強國戰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西部開發助學工程』不僅僅是民心工程,也是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接班人的人纔工程。省裡將把『宏志班』報名條件、報名方式、招生工作具體安排在東北網上公示。各級黨委宣傳部、文明辦、教育局要以對黨和人民負責的工作精神,強化全局意識、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加大『宏志班』助學政策宣傳力度,擴大知曉率,高質量完成招生任務,把品學兼優、家庭貧困的學生優先推薦給『宏志班』,真正把這項深受群眾歡迎的好事辦實辦好。要堅決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本位主義思想,堅決杜絕隱瞞政策,誤導、欺騙貧困學生的行為。
二要做到實事求是,把真正貧困的優秀學生招錄進『宏志班』,確保『西部開發助學工程』質量。要堅持『優中選優、貧中選貧』的原則,嚴把招生質量關。要做到全部進行入戶走訪調查,在做好媒體公示的同時,重點做好學生所在學校和所在鄉鎮范圍的公示。對招生工作中弄虛作假的,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處理,決不手軟。受助學生入校後一經發現其家庭狀況不貧困的,承辦學校要立即向省助學工程領導小組反映,省裡將立即責令其退學,並追究相關考察部門和考察人責任。三要把『宏志班』招生工作納入評先創優工作的重要內容。『宏志班』招生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直接關系到貧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各級黨委宣傳部、文明辦、教育局要把『宏志班』招生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明確責任,狠抓落實。要把做好『宏志班』招生工作作為評選先進宣傳部、先進文明辦和先進教育局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指標,對招生工作中弄虛作假的,實行一票否決。要把做好『宏志班』招生政策宣傳、協助做好貧困的優秀學生的推薦考察工作等作為文明社區(村)、文明學校創建的一項重要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把『宏志班』招生任務落到實處。
黑龍江省高中『宏志班』申請表(點擊下載)
高中『宏志班』推薦學生名額分配表(點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