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日電 記者近日從齊齊哈爾市氣象局獲悉,為期5年的我國第一個生態濕地氣象站建設已基本完成。專家認為,這一生態濕地氣象站建成後,將有助於深入了解分析紮龍濕地的天氣變化規律。
位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境內的紮龍自然保護區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於1992年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保護區內水生植被豐富,大面積的蘆葦沼澤為棲息和繁殖在這裡的水禽提供了隱蔽的場所,低窪地的草甸和草甸草原,分布有大量的草本植物。保護區內通過調查記錄到的鳥類有230多種,其中主要有丹頂鶴等6種鶴類。廣闊的湖泊和沼澤濕地對調節當地的氣候和空氣濕度有著巨大的作用。
2002年7月,紮龍生態濕地氣象站開始籌建。建設之初,齊齊哈爾市氣象部門派出技術人員參加設計和建設工作,承擔起資料整理和設備維護工作。目前,在濕地裡,建設了氣溫、氣壓、濕度、風向、風速、降水、蒸發、地溫、日射等9個基本觀測項目,初步形成了一個綜合性生態濕地氣象站。(
責任編輯:邱士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