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8日電 題:當愛與溫暖成為常態——由『大雨中送考生』到『艷陽下的感動』看和諧城市的積蘊
又是一年高考日,艷麗的驕陽讓人想起了兩年前那場大雨。
2005年6月8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使哈爾濱交通堵塞。在省交通廣播倡議下,數千臺車齊刷刷地讓出『考生通道』,數千臺出租車、公家車、私家車加入免費送考生的行列,數萬名考生無一遲到;
7日,艷陽下,暢通的街路上、秩序井然的考場外,沒有了匆忙與緊迫,卻同樣湧動著全社會對考生的關愛。
別樣的景象給人別樣的感受:愛與溫暖,已然成為這座城市的一種常態。
(一)常態的關愛,來自職能部門的盡責:環境噪聲監督崗、城管執法執勤點、120急救服務站、交警指揮崗……烈日下的工作人員用職責呵護著秩序;
常態的關愛,來自社會的付出:出租車、公交車、私家車、輪渡船只……愛心送考隊伍用奉獻傳遞著溫暖;
常態的關愛,來自企業的援助:愛心飲用水、愛心休息車、愛心雨傘……產品宣傳的初衷絲毫未折扣企業公民回報社會帶給人的溫暖與感動。
這便是冰城的高考日。
盡管這種『全民趕考』的氛圍曾受到人們的詬病,但無法回避的現實是,高考至今仍是13億中國人心中難以放松的情結。在這樣的現實背景下,全社會對高考生的關愛,便成了一種最典型的人文關懷,讓我們最現實、最生動地領悟到什麼是『以人為本』,什麼是『共創和諧』。而當一個社會的絕大多數成員都在為所關注的事提供方便,並甘願承擔一些不便時,關愛便會集結成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擁有這種力量,一座城市還會有什麼困難不能從容應對,還會有什麼樣的偉業不能攜手建成!
兩年前那場大雨,以非常的方式驟然激發出愛的偉力;今天的關愛,以一種常態默默湧動,讓我們看到了冰城深厚、穩健的人文潛質和性格。
從這個意義上講,常態的溫暖更可貴。
(二)常態的關愛在傳播擴散。兩年前大雨中『留下』的『考生通道』上,又有更多的出租車、公交車、私家車、輪渡船只加入了免費送考隊伍;一些單位高考期間乾脆停用公車,昨天全市車流量減少40%,通往各考點的要道未出現擁堵……
常態的關愛在傳遞延續。一位洗車行老板受免費送考車的感動,免費為送考者洗車,一夜一天洗了百餘臺……
把目光由考場投向整個城市,這種常態的溫暖就充盈在我們身邊:『陽光擁抱腦癱男孩』的故事,在造就一個陽光少年的同時造就了兩個陽光集體;市中醫院藥劑科幾代藥工接力救助藥工之妻的故事,演繹出『17年的救助與感恩』;『女大學生退學救雙親』的義舉,引發社會如潮的關愛……愛與溫暖,一次次地感動著全城。
抱著找找看的心理,他把車停在便道,在數以百計的考生家長中穿行尋找,終於認出了急得一頭冷汗的考生家長彭喜平,將皮包原封不動歸還失主。老彭告訴高波,考生是自己的侄女,原本計劃送孩子到考場後拿包裡的1.1萬元去商場買一部筆記本電腦,等中午孩子出考場時給她一個意外驚喜。彭喜平當即拿出1000元酬謝高波,被婉拒。
部門聯手給考生送清淨
清理千處噪聲污染源
昨天,哈爾濱市城管、環保等部門聯合行動,對全市各個考點周邊進行現場執法巡查。共清理噪聲污染源千餘處(次),個別頂風施工擾民的建築工地被當場叫停。
昨天9時許,12369環境污染舉報中心信訪熱線接到舉報:道外第二中學考點附近的方圓小區工地施工噪聲擾民。道外區環保執法人員立即趕赴工地現場,責令工地人員停止施工。香坊區城管執法局在高考第一天出動90餘名執法人員,在8個考點設立了固定崗點,共查處違規行為110多起。道外區城管行政執法人員8時至17時30分,在轄區內的6處考場設立了專職執法隊員,現場處理噪聲污染等有礙考場周邊秩序的行為。
昨天一早,哈爾濱電業局50餘支『共產黨員服務隊』提前進駐到各考點進行特巡,並成立事故搶修隊伍,晝夜值班,隨時待命,不讓考點因停電而影響學生高考。
市民『的姐』民警接力送還准考證
8時15分許,天鵝出租車公司黑A96029出租車『的姐』湯文慧免費將一名特困考生送到哈二職考點後,在先鋒路拉乘一名乘客沿嵩山路向珠江路行駛。在嵩山路與黃河路交口附近,一年近四旬的女士揮動著准考證示意湯文慧停車。這位女士十分焦急地說:『我剛在路邊撿到一張准考證,正著急無法和考生聯系,看你的車掛著「愛心送考」標志,你能不能想辦法幫個忙,把證送給考生。』
這位沒留姓名的女士走後,湯文慧當即撥通了交廣熱線,詢問是否有丟失准考證考生的信息。主持人建議:『如果你開車趕往考場,也許能找到這名考生。』一句話,提醒了湯文慧,她向車上的乘客說明情況,對方痛快地答應換輛出租車。湯文慧一路打著急行燈,於8時40分趕到風華中學考點。在考點門前執勤的民警聽了湯文慧的敘述,馬上用校園廣播尋找丟准考證的黃曉帆。此時,黃曉帆剛剛發現准考證丟失,正心急火燎地與老師、同學商討辦法。得知准考證找到,黃曉帆激動不已。
免費為『愛心送考』車美容
7日,位於和興路327號的金鑫洗車行生意格外火。從天蒙蒙亮開始,一輛輛車窗前貼著『愛心送考』標志的出租車、私家車開進車行,洗去滿車風塵後,匆匆離去。這一天,這家洗車行免費為百餘輛『愛心送考』車做了美容。
這家車行老板叫韓念同,近幾天,當他從省交通廣播裡聽到每天都有萬餘車輛領取『愛心送考』標志的消息後非常感動,於是把電話打進交廣臺:『出租車司機為考生送愛心十分可敬,我沒別的能耐,決定在高考3天為「愛心送考」車免費洗車,向獻愛心的人獻上一份愛心。』6日晚,近百輛掛著『愛心送考』標志車輛進場洗車,韓念同及小伙計們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纔睡覺。
回望這座城市走過的腳步,我們會發現愛與溫暖的一路積淀:從當年對猶太人和俄僑的容留與共處,到抗日戰爭中的同仇敵愾和戰後對日本遺孤的人性收養;從面對百年不遇滔天洪水的眾志成城,到面對全市大停水的患難與共……冰城一路走來,把常態的愛與溫暖根植於千年文脈。
盡管利益的競爭中還伴有提防、猜忌甚至敵意,盡管城市的個別角落還隱藏著自私、丑陋甚至罪惡,但有了陽光下的常態關愛,足以讓這座城市暖意融融。
能被感動,是一座城市的幸福;把感動和幸福積淀、鍛冶成一種常態,這座城市便擁有了強大的引力和迷人魅力。
只要我們肯在奔波、忙碌甚至浮躁中駐足端詳我們的城市,我們會時時發現這種常態的愛與溫暖;只要我們肯於在失意、困厄甚至受傷時把目光投向陽光下的城市品格,我們的內心就會和陽光一樣燦爛;只要我們肯於盡自己的心力去認同、傳播這種常態,愛與溫暖會因積淀而日益醇厚。而當向善成為一種不約而同的集體行為,當愛的付出成為一座城市多數人的習慣,當城市的溫暖讓所有置身其中的人感到習以為常,我們的城市便會成為溫暖之城、力量之城、希望之城。或許,這正是和諧社會的意蘊所在。
更多的時候,我們該用心去思索:作為濡染其中的每一分子,該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加倍珍惜我們城市的可貴品格,盡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傳承、昇華、弘揚我們的城市精神,讓哈爾濱在『開放包容、時尚活力、誠信敬業、和諧奮進』旗幟下闊步邁向和諧社會的目標。
這,應該是每一個冰城人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