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1日電 黑河市近年來為把對俄外經貿工作做強做大,更好發揮黑河口岸的通道、平臺作用,累計投入1億多元,對口岸的基礎設施進行大力改造,使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
黑河市位於黑龍江上游,與俄遠東資源富集的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相對應,是我國重要的旅貿窗口,屬國家一類口岸。2006年,該市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15.84億美元,同比增長171.77%。
為適應迅速發展的外經貿,建設與之相適應的口岸平臺,2005年,該市對口岸貨檢現場進行了改擴建。新的貨檢現場面積達到4.2萬平方米,是原來貨檢現場的60倍,另有汽車通道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000平方米的五層綜合樓。新建冬季汽運過貨通道,進出境分設。現場路面全部硬化,鋪設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投資400多萬元,興建了口岸旅檢綜合聯檢大廳,使大廳總面積達到近6000平方米;2006年4月,投資4000萬元,進行了貨檢現場改擴建工程。據介紹,新的貨檢現場投入使用後,可提高40%~50%吞吐能力,年吞吐能力達180萬噸。
通過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和建設,增強了旅客出入境和貨物的進出口能力。目前,黑河口岸已擁有綜合運輸碼頭、石油專用碼頭、糧食專用碼頭、客運專用碼頭、明水期汽車輪渡和冰上汽車運輸用碼頭,使黑河口岸形成以客、貨兩大碼頭為主體,口岸進出境運輸與國內鐵路、公路、航空相銜接的基本格局。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