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電 有一位勇士,他的名字與藍天緊緊連在一起。他就是楊利偉,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的第一人。11日,這位航天英雄以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的身份,為哈工大的學生做了一次精彩的講座,記者借此機會采訪了他。
楊利偉個頭不高,只有1.66米,但他在大家的心目中卻是一位相當有高度的英雄。19年前,楊利偉在祖國西部接受飛行訓練,那個時候他聽到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的一段話:『世界上第一個向往飛向月球的是中國的一位美麗姑娘,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是一個美國人。這位美麗的中國姑娘就是嫦娥,而那個美國人就是我。』那個時候楊利偉就萌生了要為祖國去圓一個飛天夢的想法。也正是這樣一種信念一直支橕著他完成了神舟5號那段特殊的太空之旅。
進入航天隊伍後,任何艱苦的訓練都不曾令楊利偉皺過眉頭,可是上理論課卻成了他最難的事。那個時候楊利偉32歲,已經當了12年飛行員,課堂生活實在離他太遠了。航天員要學習52門課程,天文、地理、甚至還有醫學,幾乎無所不包。楊利偉坦言,上課時也會打瞌睡,沒辦法就泡很濃的茶來提神,實在困得不行,就在教室後面站著聽課。航天員的成績都很好,因為大家都在競爭,都希望能獲得為國爭光的機會。在出征前的5次綜合考核中,楊利偉第一次得了95.5分,第二次得了99.7分,後三次都是滿分。
參加神舟5號飛行時,楊利偉本來有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可他只睡了半個小時。其餘的所有時間他都用來做各種體驗,他為載人航天工程的後續任務做盡可能多的准備。楊利偉說,當他透過舷窗去眺望浩瀚宇宙的時候,思緒萬千。當時他非常激動地在工作日志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為了世界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並且他還用攝像頭錄下了這一刻,他要與所有的華夏子孫一起分享那令人驕傲的一刻。
太空歸來,楊利偉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人物,他的各種社會活動日益增加。楊利偉說,我把這些活動當成了要認真對待的任務。無論是去講學,還是去參加公益活動,我所做的都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航天、熱愛航天。如果我能夠讓更多的人走到我們這個隊伍中來,這比我執行一次任務更有意義。
登上月球,向更遠的星空進發是楊利偉的下一個夢想。楊利偉說,如果他真的有幸登上月球,那一刻,他會說:『中華民族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