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電 他是一個來自異國他鄉的俄羅斯的一名腦性癱瘓患兒,孩子每邁出一步好像都要用上全身的力氣。但孩子的臉上始終掛著甜甜的笑容,伴著護士阿姨『加油、真棒』鼓勵的話語,孩子歡快的奔向護士的懷抱。
艾森和米裡克(音譯)在出生後不久就被確診為小兒重癥腦性癱瘓,預計未來生活將不能自理。他們的父母在俄羅斯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醫院,但醫院的通知卻讓他們陷入了痛苦中,這是一種因大腦受到損傷而導致的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有的患兒同時伴有語言、智力障礙等癥狀。這樣的孩子可能一生都需要人照顧,嚴重者甚至終生都不能獨立行走、不能自己穿衣吃飯。艾森和米裡克的父母通過各種渠道來到中國,來到黑龍江省小兒腦性癱瘓防治療育中心。他們把希望寄托於佳木斯的中國第一所小兒腦性癱瘓防治療育中心。
去年10月,他們來到佳木斯腦癱中心。醫生對孩子們進行了全面身體檢查和評估,對孩子們的病情進行了診斷和會診,並且針對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制定了一整套治療康復計劃。年紀小小的艾森和米裡克每天都要接受物理療法、作業療法等多種治療,使他們在肢體功能、智力、語言及生活自理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在治療日子裡,中心全體人員和他們相處的像一家人一樣。艾森在中國度過了有意義的第四個生日,中心領導特地為他送去了生日蛋糕和玩具,為艾森的媽媽送去了鮮艷的花朵和美好的祝福,米裡克媽媽含著熱淚說『中心是我們在中國的第二個家』。
經過幾個月的康復治療,米裡克由剛入院時的頭無力地搭在肩上,手還不停地瑟縮著,肢體的不隨意運動狀態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四肢逐漸有了力量,小手開始學習抓握。艾森僵硬的四肢肌張力逐漸緩解,緊握的雙拳舒展了,上下肢動作漸漸協調,已經開始學走路。最有趣的是他學會了幾句簡單的中國話,會叫『媽媽』、『阿姨』、『你好』、『再見』等等。聽他說這些時,在場的人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自己也很興奮。
艾森和米裡克療程結束歸國後,今年年初再度歸來繼續康復治療。其後又有六名俄羅斯患兒慕名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今年的5月20日『全國助殘日』文藝表演中,為了表達他們對所有醫護人員的感謝,所有的俄羅斯家長攜患兒一起用一首俄羅斯歌曲表達了心中的謝意。中心成立以來已有近30名俄羅斯患兒和來自全國29個省市的兩萬餘名腦癱患兒在這裡接受了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