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電 哈爾濱市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工作會議於昨天召開。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張桂華講話,市政協副主席張鄭嬰出席會議。哈爾濱市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工作由此正式啟動,市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就相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四方面綜評非公經濟代表人士
據悉,按中央統戰部統一安排和部署,哈爾濱市啟動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工作,為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考察、評價和政治安排及非公有制企業的信用、信譽、資質評定、媒體報道等提供依據。評價內容分4個方面:思想政治素質,涉及政治態度、參政議政能力、企業文化建設、文明單位建設等情況;履行社會責任情況,主要評價非公經濟代表人士依法經營、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參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的情況;企業發展與經營管理狀況,主要通過企業的年檢、納稅、信用、資產狀況和行業地位及企業發展戰略、自主創新能力反映非公有制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遵章守紀和企業發展潛力等情況;個人修養及公眾形象,主要包括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個人操守、行業內誠信度和社會口碑。
3000人納入評價范圍
據了解,非公經濟代表人士主要指民間資本獨資或控股的經營性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法人代表中的政治素質好、守法經營、社會責任意識強、在本行業或地區有影響力,積極參與光彩事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士。綜合評價對象是已作政治安排和擬作政治安排的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哈爾濱市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隊伍已達到3000人左右,他們將納入評價范圍。
評價結果成政治安排前置程序
據介紹,結合哈爾濱市實際情況,哈爾濱市確定綜合評價的主評單位和協評單位共計31個部門。工作程序由4部分組成,每年進行一次。評價結果將作為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進行政治安排的前置程序,今後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在各組織作政治性安排及評選表彰活動中,初選都要進行綜合評價。可把評價結果作為銀行、工商等部門對企業進行資質評定、年檢及各種評審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