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4日電 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農業人口佔全省人口的60%以上。不斷增強農村公共服務能力,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自2000年全省藥品監管系統組建之初,就針對農村醫藥市場存在的藥品供應網點少、品種稀缺、質量無保證等問題,紮實有效地開展農村藥品監督網和藥品供應網(以下簡稱『兩網』)建設。到2006年底,全省已實現了『兩網』的縣、鄉、村全面覆蓋。主要做法
建立以行政監管為主體,以社會監督為補充,以技術監測為支橕,以宣傳和誠信建設為保障的農村藥品監督網絡。
一是組建省、市、縣三級專職稽查隊伍,配備了一線執法人員,建立並完善了機構健全、責任明確的藥品職能監管體系。全省各市(地),縣(市)按照守土有責的原則,落實責任區分片包乾的層級管理制度、定期巡檢制度和跨地區交叉互檢制度,建立並健全農村藥品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
二是充分依靠社會力量,建立縣、鄉、村三級社會監督網絡。采取合理布局和完善聘任與推選相結合的辦法,到2006年底,全省鄉村共建立藥品監督協管站1215個,聘任藥品協管員4376名、信息員15128名。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形成社會輿論監督網絡,提高全社會的安全用藥意識,使基層群眾及廣大農村消費者主動參與藥品市場監督。
四是發揮技術監督網絡作用。不斷完善檢驗監測功能。將農村藥品快速篩查與市(地)藥檢所技術檢驗相結合,提高鑒別假劣藥品的准確率,降低監管成本。2006年為全省每個市(地)配備了藥品快檢車,縣縣都配備了藥品快速檢驗箱。
五是加強涉藥單位誠信網絡建設,大力加強對藥品經營企業和用藥單位的誠信管理,全省各市、縣普遍對管理相對人實行了『三A』誠信管理辦法,建立農村藥品經營使用單位誠信檔案和信用等級監管機制。
構建以規范藥品購進渠道為核心,以確保藥品質量、解決農民用藥安全和需求為目的的藥品供應網絡。
一是培育和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帶動城鄉一體化連鎖經營。鼓勵支持有實力、講誠信的城市藥品經營企業向鄉村延伸經營網點,開展藥品集中配送、連鎖經營。截止到2006年8月底,全省共開辦藥品零售連鎖企業91家,設立連鎖門店2812個。
二是借助農村醫療衛生網絡,拓展農村藥品供應網絡。利用農村醫療衛生網絡分布面廣的優勢,實行商衛聯合、醫療診所『一所兩用』等模式,以城市藥品批發企業為藥品配送平臺,通過集中代購、統一配送的方式,保障農村藥品質量。
三是充分發揮第三方物流的便捷優勢,降低成本,延伸藥品配送網絡。一些藥品經營企業與省、市郵政部門進行股份制合作,借助郵政部門的營業用房倉儲、運輸、信息和結算等便利條件,在縣鄉設立連鎖藥店,進行藥品集中配送。
四是積極探索醫藥分業模式,開闢醫藥聯手淨化農村藥品市場的新途徑。將鄉鎮衛生院或村級衛生所原有封閉式藥房改造成開放式藥店,並使其加盟成為連鎖企業的門店,實行統一配送藥品。
五是借助農村供銷社及醫療、計生機構設立藥品專櫃。由於有些農村地處偏遠、人口數量少、購買力不強,藥品經營企業難以單獨設立零售門店。為保障這些地區農民的用藥安全,各地采取在供銷社或村診所、計生站設立藥品專櫃的方式解決當地農民用藥問題。目前,全省在上述單位設立OTC連鎖專櫃1077個。實際效果
開展農村藥品『兩網』建設既深化了藥品流通體制改革,促進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單位向規模型、效益型、服務型方向發展,又擴大了就業、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為國家增加稅收,更使廣大農民群眾從中得到實惠,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年農民用藥的實際困難。據統計,2006年農村藥品終端供應價格較2001年平均下降30%,有的品種下降超過50%,廣大農民非常歡迎,高興和滿意。
從體制上淨化了農村藥品市場。農村藥品『兩網』的建立,解決了鄉村監管存在死角和空白的問題,為規范農村藥品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藥品供應層面上,藥品購銷渠道的理順和規范,形成了農村供藥企業和單位的藥品來源可溯、流向可查、假劣藥品難流入的可控局面,從而有效地佔據了農村市場。
進一步強化了農村藥品監管。『兩網』建設合理地整合了監管資源,協管員、信息員的配備,增強了社會監督的參與度,提高了農民群眾對藥品使用、識別、法律法規規定的認知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實現了藥品經營企業與醫療衛生機構的雙贏。『兩網』促進了藥品經營企業與醫療衛生機構間的合作,在藥品購進渠道上,有一定經營規模、配送能力強、質量保證體系和服務體系健全、誠信度高的批發企業,建立藥品配送平臺,通過直配制和代購制等形式,實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室)、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個體診所購進藥品的集中配送,保證了藥品的質量,降低了藥品購進成本。
促進了農村藥品市場的健康發展。『兩網』建設徹底改變了以往農村醫藥市場封閉、壟斷和混亂的落後狀況,藥品經營企業積極向農村拓展經營領域,並逐步向市場網絡化、配送規模化、渠道規范化方向發展。問題及對策
農村藥品『兩網』建設還存在著與農村醫療體制改革銜接配套不緊密、長效機制尚需完善、一些地方網絡運行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不高等問題。為了使『兩網』讓廣大農民長期受益,還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與『新農合』相結合,努力探索兩者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農村藥品『兩網』建設是以讓農民吃上放心、方便、經濟的藥品為目的。二者都是為改善廣大農民就醫用藥狀況,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整體健康水平的重要舉措。
與誠信體系建設工作相結合,使『兩網』建設和誠信體系建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發揮誠信在『兩網』建設中的帶動和促進作用,通過鼓勵守信、懲戒失信,提高農村涉藥單位的守法自律意識。在建立誠信檔案、分級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以監管促誠信的措施和方法,實現行政監管與企業自律的良性互動。
與推進鄉村『規范藥房』建設相結合,強化對農村藥品市場薄弱環節的監管。通過開展『規范藥房』建設,在加強從業人員的培訓和制度建設的同時,對農村藥品使用單位的藥品購進、儲存、使用等環節進一步加以規范,達到藥品使用終端的管理規范化,規章制度健全化、臺賬記錄完整化,藥品質量確定化的目標。
與績效考核工作相結合,切實落實好『兩網』建設的政府職能。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政府加強『兩網』的《意見》,自覺把農村藥品『兩網』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之中,研究制定『兩網』建設的督導和效績評價機制。
(作者系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