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4日電 綏芬河市一對患『溶血癥』的雙胞胎出生僅一天就被緊急送到哈醫大二院,經過10個小時的全身換血緊急救治,終於獲救。幸虧搶救及時,因為一旦延誤換血時機將造成嬰兒永久性腦癱。
7日15時30分左右,哈醫大二院兒內科接診了一對從綏芬河轉來的重度黃疸患兒。兩名男嬰是雙胞胎,出生僅一天,皮膚蒼黃、呼吸困難、哭聲微弱、四肢抽搐。醫生檢查發現,這兩名小患者的膽紅素高出了正常值20倍左右,心率為160次/分。醫生進一步檢查化驗發現,嬰兒母親的血型為Rh陰性,雙胞胎的血型均為Rh陽性,兩名男嬰患『Rh溶血癥』,急需換血治療。
情況十分危急,如果延誤換血時機,會引起嬰兒永久性腦癱,後果不堪設想。兒內科的接診醫生緊急與醫院血庫取得聯系,要求支援Rh陰性血。由於當時已經下班,血庫負責人接到值班醫生的電話後立即趕到醫院,組織調集血源。但查遍所有的庫存,也只得到不到200ml的Rh陰性血,而兩名男嬰需要800ml的Rh陰性血。
18時30分左右,該醫院血庫第一時間與哈爾濱市中心血站取得聯系,請求增援。
在了解到這兩名男嬰血液的具體情況後,哈爾濱市中心血站的值班人員迅速查詢庫存,並立即通知檢測人員趕來進行血液配型。幸運的是,血站庫存有充足的Rh陰性血。檢測人員逐一對Rh陰性血進行配型,查找沒有抗體的Rh陰性血。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耽誤一分鍾,就會使兩名嬰兒增加一分腦癱的幾率。
次日零時30分血液配型結束。運載著救命的800mlRh陰性血的車,迅速從道外區向位於南崗區學府路上的哈醫大二院飛奔。『僅僅用了半個小時的時間,血液就被送到,為搶救嬰兒贏得了寶貴時間。』哈醫大二院兒內科主任姚笠介紹說,血液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醫院時,兒內科的全體醫護人員也都已經准備停當。
由於對新生兒進行換血是一項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工作,而且換血量超過嬰兒全身血量的兩倍之多。如果換血太快,嬰兒體溫會降低,血鉀過高,導致心律異常,引起心衰等情況;如果換血太慢,新鮮血液容易被外部環境污染,引起交叉感染和影響換血的療效。考慮到這些情況,兒內科主任姚笠在等待血液的過程中,緊急通知全科8名醫生全部到崗,這些醫生中有的正在值班,有的在家休息,得到通知後,不到20分鍾就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待命了。8名醫生組成『換血小組』,兵分兩路,分別為兩名男嬰換血。
8日1時30分,兩個『換血小組』同時開始換血。醫生用針筒從嬰兒的橈動脈、周圍靜脈同步抽出體內等量的血液,再輸入新鮮血液,每次20毫昇……一管一管,兩名男嬰體內的血液被新鮮的血液置換,嬰兒呼吸逐漸恢復正常,各項生命體征也趨於平穩。整個換血過程中,醫生們精神高度緊張,生怕出現紕漏,影響換血質量。3時30分,換血成功結束,8名醫生走出手術室纔發現渾身早已被汗水浸濕。
兒內科副教授田執梁介紹,『Rh溶血癥』比較罕見,該院一年大概能接診五六例。主要是由於母親血內的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嬰兒體內,破壞了嬰兒的紅細胞,使嬰兒血液裡的血紅素釋放到血漿裡,導致嬰兒體內膽紅素增多,引起黃疸癥狀。『嚴重的情況下,膽紅素與腦組織細胞結合,破壞嬰兒的腦細胞,導致嬰兒永久性腦癱,這種情況只能通過及時換血進行救治。』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呵護下,3天後,這對雙胞胎康復出院。經檢查,兩個小家伙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