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4日電 今天是世界獻血者日。記者從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獲悉,自1998年《獻血法》實施以來,哈爾濱市共54萬人次無償獻血157噸,哈爾濱市因此再次獲得國家頒發的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獎。
榮譽彰顯哈爾濱人公益心
據了解,在獲得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獎同時,市城管局、省工商銀行還因多年對無償獻血事業的支持,分別獲得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32名普通市民獲得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至5月31日,哈爾濱市已有298人達到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標准(累計獻血超8000毫昇),141人達銀獎標准(超6000毫昇),545人達銅獎標准(超4000毫昇)。
榮譽,是哈爾濱普通市民的責任心和公益心鑄就的。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站長柳堤介紹,自2004年起,不用各單位組織,哈爾濱市臨床用血全部來自街頭自願無償獻血,街頭獻血為主的供血隊伍使哈爾濱血庫供血呈供大於求,確保了哈爾濱近4年未出現『血荒』。
宣傳調動市民獻血積極性
據介紹,1998年,我國《獻血法》實施後,全市各級單位層層簽訂責任狀,下達無償獻血計劃指標,一些單位還對獻血者給予高額經濟補償和帶薪休假的『鼓勵政策』,但全市自願無償獻血者僅佔全市無償獻血者總數的20%。
修正錯誤認識,調動普通市民的獻血積極性,成為獻血工作成敗的關鍵。市紅十字中心血站根據不同層次人群特點展開了梯次宣傳,為18歲學生舉行成人儀式,使其步入社會前就建立相應的社會責任和公德意識;對成年人則從應急防范、行善積德角度進行各種獻血宣傳;在全社會廣泛宣傳『獻血無害身體,有益健康』理念。認識的轉變促使市民走上街頭的無償獻血車。1999年,市民街頭無償獻血量17415.2毫昇,2002年街頭獻血量67328.1毫昇,2006年街頭獻血量113448.6毫昇。這些市民的無償奉獻,保證了全市臨床用血的充足。
獻血形成哈爾濱模式
哈爾濱人已創立了自己的獻血模式:平時獻血,在各種紀念日、節日獻血,每逢節假日排隊獻血。市紅十字中心血站的統計表明,獻血者中26.98%為大學生,其餘70%多為市民。有七成以上市民認同『自願無償獻血救人利己』理念,並表示如需要則可以獻血。
為使獻血者感受社會回饋,哈爾濱市對無償獻血者實行5年內本人可3倍免費用血,5年後等量免費,5年內獻血累計1000毫昇以上終身免費用血,其配偶或直系親屬等量免費用血的優惠政策,並給獻血者贈送『合家歡保險卡』、情侶手表等禮物。成熟的措施、宣傳和市民公益心共同鑄成了讓城市驕傲的哈爾濱獻血模式,使哈爾濱獻血工作連續多年名列全國各省市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