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赫鄉新變化??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新農村建設紀實
2007-06-15 13:49:2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樹林 王立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5日電 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是全國人口最少民族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2006年以來,這個鄉緊緊抓住國家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有利機遇,打民族牌,走特色路,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改善赫哲族群眾生產生活,走出了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之路。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2006年以來,街津口赫哲族鄉緊緊抓住民族發展優勢,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在農業生產上建立『五個』現代農業體系規劃生產布局,在調整種植業結構、籌措生產資金和物資、發展標准化農業、發展旅游業和落實惠農政策上強化措施,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程。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上做到了『兩增一減』,即增加玉米面積和蔬菜面積,減少大豆種植面積。充分發揮民族優勢,以『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為重點,發展特色經濟。依托華江公司為龍頭企業建設黑木耳種植生產基地,成立了黑木耳協會,投資480萬元,建設了200畝養殖基地,項目建成後年產黑木耳10萬斤,產值可達200多萬元。

  圍繞畜牧業發展需要,發展以藍狐為重點的特種動物養殖基地,規模達到1000只,同時大力發展野豬、水貂養殖,推進標准化、規模化飼養。全鄉野豬存欄達400頭、水貂1500只。借助場縣共建、科技共建設等機遇,廣泛辦班培訓農民。通過采取電視講座、舉辦培訓班、深入到種養殖大戶個性化服務的形式,積極培育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民。2006年共舉辦培訓班12期,開展技術講座8期,發放技術手冊資料等3000餘份,培訓農民2500人次,有利地推進了標准化農業生產。同時全鄉還依托地緣和資源優勢,積極引導街津口赫哲族群眾發展旅游業,目前已有60多戶農民從事旅游業開發。其中,從事餐飲娛樂業的有30多家,加工和銷售旅游工藝品的有10餘家,經營游船和出租車業務的有10餘家。旅游業已經成為街津口鄉農民增收的新興產業。

  爭取資金、項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街津口鄉積極運作,對上爭取項目8項。其中2006年爭取資金622萬元,用於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2007年爭取資金1000萬元,用於改善農業和農村基地設施,提高公益事業建設水平,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在村內道路建設上。2006年投資195萬元,改造磚鋪巷道11條,3500延長米,面積1.6萬平方米,建設白色路面1.5公裡。2007年投資190萬元用於村內道路建設,投資80萬元用於磚鋪巷道11條,投資110萬元用於修建1250米,寬6米白色路面。目前,街津口鄉所在地白色路面達到了100%。針對全鄉新增蔬菜田面積的需求,投資50萬元,新打機電井35眼,有利地支持了全鄉農民發展蔬菜生產。在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上,投資8萬元,上馬了自來水工程,目前全鄉試點村自來水入戶率已達95%。

  強化環境衛生整治

  新農村建設啟動以來,全鄉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擺到重要議事日程,開展了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以治理農村『髒、亂、差』為重點,開展了以清垃圾、清柴草、清污泥、改水、改灶、改廁、改圈為重點內容的『三清四改』活動,全鄉共出動350多人次,出動機車160多臺次,清運垃圾350多噸。以沼氣為主的新能源建設是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是解決農村能源短缺,資源浪費及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發展後勁不足問題的重要舉措。街津口鄉依托新農村試點鄉積極爭取農村戶用沼氣國債項目,目前該項目已通過省農村能源辦的審核,並上報國家農業部。該項目可為全鄉爭取專項資金80萬元,建設沼氣池200個。試點村衛國村還專門配備了衛生保潔人員,極大地改善了農民居住環境。為綜合治理農村環境污染,今年,全鄉集中實施了整治畜禽便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化肥農藥污染、河溝池塘污染工程。同時,大力加強全鄉各村綠化工作,大力提高村莊綠化覆蓋率,力爭實現農田林網標准化,溝渠道路林帶化,鄉村庭院園林化。

  積極發展社會事業

  在農村教育事業上,2006年投資150萬元建設面積1095平方米教學樓一棟,進一步完善了寄宿制辦學功能,全面提高數學質量,尤其是赫哲族學生的教學質量。在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上,2006年投資80萬元建設了面積575平方米的少數民族鄉衛生院,改善了醫療衛生條件,提高檔次。積極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全鄉農民參合率達到了95%以上。全鄉農村低保戶達到應保盡保,低保率達100%。此外全鄉還緊緊依托少數民族鄉各項優惠政策,經過多方運作,爭取上級資金880萬元,用於2007年赫哲族民族舊區改造,改造土草房110棟,220戶,同時投資100萬元在赫哲族新區按規劃高標准建設別墅12棟,每棟面積300-400平方米,提高了赫哲族人的居住環境水平,目前全鄉住房磚瓦化率達66%。

  通過新農村建設,昔日住馬架子、地窨子、撮羅子的小漁村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如今的赫鄉,牛肥羊壯,果蔬飄香,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旅游業紅紅火火。不僅自來水、有線電視、程控電話走進了普通赫哲人的家庭,而且電腦等高檔電器和小轎車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這裡的群眾安居樂業,人心思上,正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更加美麗、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赫鄉。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