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7日電(杜國龍 記者 黃健)17日,參加第十八屆哈洽會綏化市代表團團長、市委書記胡世英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綏化市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傾力打造農區工業化示范區。
本屆哈洽會綏化市展團參展展品與往屆有明顯變化,新產品多了,農產品精深加工的產品多了,種類豐富,而且體現出了很高的科技含量,極大地吸引著中外客商的眼球,打破了過去農產品外銷『一原兩粗』的局面。綏化市獲得了全國無公害食品產品和產地的認證,堪稱真正意義上的『無公害食品之鄉』。綏化市在資源和農產品加工產業基礎方面的優勢不僅享譽全國,而且還得到了美國和歐盟等國家和組織的認可,連續兩任聯合國糧農組織駐中國、朝鮮、蒙古代表莫納和賽奇托萊科先後到我市考察,對我市大力發展寒地黑土經濟表示了濃厚興趣,並對我市如何放大資源和產業方面的優勢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胡世英說,我市作為一個農業大市,工業基礎還很薄弱,產品知名度還有待提高,很多尚待開發的項目急需尋求合作伙伴。而哈洽會這樣一個放到我們面前的國際化經貿展會,為企業和產品招商引資,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了一個便捷平臺和通道,要有針對性地搞好洽談對接,通過廣泛接觸中外客商,把優勢和產品宣傳出去,把資金吸引進來。
![]() |
第18屆哈洽會綏化市代表團團長、市委書記胡世英 |
胡世英說,我市要立足農區實際,堅持走農區工業化道路。通過外延招商、內部挖潛,加大改革改組改造力度,大力實施規模推進,致力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工業為主導,以醫藥、化工、紡織、機械工業為支柱的工業產業框架。目前,以玉米、亞麻和乳業深加工產品總量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國也有影響。食品產業產值已佔工業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積累了發展農區特色新型工業化的經驗,基本具備了建設農區工業化示范區的思想基礎、產業基礎和工作基礎。
胡世英說,我市將繼續以農牧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優勢不斷嫁接引入外來資本,快速形成經濟後發優勢,快速提昇市場競爭優勢,把農產品加工制造業真正打造成綏化未來發展的主導產業、強勢產業。
剛剛從南方調研歸來的胡世英透露,綏化市將繼續把重點瞄准沿海發達地區及國內外一些有實力的大公司大集團,依托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進行定向、定點、定位招商。依托現有的存量資產進行產權招商。依托食品加工項目進行產業鏈招商。通過招商引資不斷加快項目引進、開發和建設步伐,帶動工業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同時,把工業園區作為招商引資和項目開發建設的載體,作為發展集群經濟、提高規模效益的平臺來規劃和建設。采取多種途徑加快綏化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載體功能。
胡世英最後說,綏化市在本屆哈洽會上展示亮點,充分推介自己的同時,還要積極主動學習其他兄弟地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加速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全力建設農區工業化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