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建好糧食基地確保糧食安全 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在我省調研
2007-06-18 09:15: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建好糧食基地確保糧食安全

  王巨祿等陪同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在黑龍江省調研

  東北網6月18日電 11日至17日,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段應碧為組長的十位副部級全國政協委員組成的全國政協『糧食基地建設與糧食安全』專題調研組在黑龍江省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後赴佳木斯、雞西、牡丹江三市和農墾總局建三江、紅興隆、牡丹江三個分局,就三江平原糧食基地建設問題以及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建設問題開展調研。在佳木斯市調研期間,省政協主席王巨祿陪同調研並講話。省政協副主席梁榮欣和省農墾總局、省政協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全程陪同調研。

  調研組組長段應碧說,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這次組織委員到黑龍江開展『糧食基地建設與糧食安全』調研,主要是基於兩點考慮: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是頭等大事,在我國有極端重要性,始終是非常緊要的問題,不管糧食供應的現實狀況如何,對這個問題都不可掉以輕心;二是解決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最重要的是基地建設,必須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來建設商品糧基地。加入WTO後,國際農產品貿易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纔能增強國際競爭力。在我國搞現代農業,最大的難點就是經營規模太小,而小規模農業很難和國內外大市場對接。在全國商品糧基地中,黑龍江的經營規模比較大,但也有一些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這次到黑龍江調研,重點是要探索在這種比較大的經營規模情況下,如何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建設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商品糧基地。

  王巨祿在佳木斯市陪同調研時說,建設好國家的商品糧基地,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是黑龍江的省情決定的,也是中央、國務院對黑龍江的要求。黑龍江有國家最大的農墾企業,並存著農墾和地方兩種經營體制。從農民人均收入來看,墾區比地方農村多一倍;

  地方農民大多沒有擴大再生產能力,只能維持當年的簡單生產;落實中央提出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責任制,墾區落實得最好,絕大部分農村地區落實不好;墾區人纔培養成梯隊,團隊素質、管理人員和決策者素質都比較高,因此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和應用比較好;在墾區周圍的縣市鄉,與農墾合作都比較好,發展都比較快。推進場縣合作共建後,農墾和地方實現了優勢互補和雙贏。通過墾區的影響和示范,帶動了周邊農村地區,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單位資源產出率和農業生產集中度,同時延長了農業產業價值鏈,促進了新技術的研究和推廣,這些都是發展現代農業所必需的。這也為推進全國現代農業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以及建立國家級現代農業綜合試驗區提供了經驗,探索一條新路。實踐證明,農業要發展,農民要增收,必須走發展現代農業之路,這樣纔能從全局上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