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知識改變命運 機遇鑄就成功
2007-06-19 09:24: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東北農業大學農學院院長 魏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9日電 今天出版的《黑龍江晨報》刊發署名文章《知識改變命運 機遇鑄就成功》,全文如下:

  我是1956年生人,下鄉5年後於1977年12月參加全國首次恢復的高考,並被東北農學院(現為東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錄取。回憶起1977年的高考,我有太多的感慨。

  1977年恢復全國高校招生考試是在中國特定時期做出的非常決定,是在中斷高考11年後的首次高考,是至今惟一在冬季進行的一次高考,考生在年齡、經歷、學歷、身份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

  從1977年恢復全國統一高考到現在,整整30年過去了。對於我和我的大學同學來說,恢復高考制度是矗立在我們心中的歷史豐碑,是我們人生的轉折點。

  1977年的冬高考被諸多評論家稱之為『一個國家和時代的拐點』。因為那場中國歷史上規模最為龐大的考試,它所恢復的不單單是參加了那場考試的570萬考生(參加復試)的信心與希望,帶來的不是27萬大學生的幸運,它更直接改變和推動了中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成為國家得以重新復興和興旺的基本轉折。

  首先,恢復高考帶給中國的不僅是社會的改革、開放、進步,更重要的是使人們明確了機遇、人纔、知識在人類社會進步中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價值所在。

  其次,中國及時回到了培養選拔高校人纔的正確途徑。1977年的高考選拔,不僅改變了一批人的命運,中國的命運也從此因之而改變。從1977年起,後浪推前浪,一批批人纔的出現使得中國各領域人纔得以補充。

  另外,恢復高考激發了中國人的『中國能』。 中國人具有『中國能』,這種『中國能』在中國軍人、運動員身上經常能體現並被看到。恢復高考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也激發了高校教師的教書熱情,大家都特別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這種『中國能』在當時的中國高校的知識分子和莘莘學子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要把損失的時間奪回來』。因為我們知道,沒有教育,就沒有人纔;沒有人纔就沒有科學進步,國家就不能興旺發達;國家不興旺發達,中國人就沒有地位與人格。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