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9日電 一些市民反映,許多人行道上都有鋼柱鐵索之類的東西,行人遭遇被刮碰的事情時有發生,甚至有被絆傷住到醫院的。日前,市民張先生在南崗區郵政街與建設街交口某單位門前的人行道上,就被這『絆腳索』撂倒在地,不僅腿被碰傷了,且摔了個腦震蕩。入夏以來,哈爾濱市屢屢發生市民遭遇人行道上『絆腳索』受傷事件,為此,近日記者對哈爾濱市一些街路進行了巡查。
門前擋車:鋼柱鐵索立樁看家
13日18時許,記者從建設街往郵政街行走,只見上、下兩條鐵鏈子阻隔在人行道上,七八個高1米的鐵樁子串聯起這條長約幾十米的鐵鏈子。由於附近是商業步行街,很多小商販又堵塞了並不寬敞的馬路,行人只能相繼跨越鐵鏈子通過。鐵鏈子又高又粗,很多老人在跨鐵鏈子時很是費勁,一些孩子乾脆鑽行於鐵鏈子之中。附近居民說,這個『絆腳索』在此設置有很長時間了,是某單位為了擋住小商販擺攤堵門特意加設的,但這樣一來也擋住了行人的去路。在建設街另一側記者看到,有人用一根鋼絲串聯起幾個水泥墩子擋住了人行道。原來,鋼絲內是一個工地,怕出危險特意拴了這條鋼絲,堵住了行人,讓其繞行。對面人行道上的某單位又怕外來車輛停放在自家門前,也戳了幾個樁子,行人只能選擇在馬路上通行。
從建設街記者又繞到果戈裡大街,在該街與馬家街交口的人行道上,3個支翹的鋼梁橫在某商廈的門前。一值班人員介紹說,為了防止車輛停放在人行道上,他們特別加裝的防停車裝置。記者看到,這3個裝置高3厘米,固定在步道板的地面很是結實,這裡往來人員很多,行人很難注意其存在,一不小心就有人被磕絆。
記者來到道外區南極街與景陽街路口某單位門前,剛剛修建的寬敞人行道上,一條鐵鏈拴住的幾十個塑料樁子擋住了行人的去路。該單位值班人員坦然地對記者說,這東西就是為了不讓車亂停在單位門前而特意設置的。至於行人如何行走,他們就管不著了。
劃定邊界:樁子鐵索必不可少
每天晚間,飯店門前的停車位都不夠用,人行道就成了准停車場,可人行道有限,各家飯店門前的人行道就成了爭搶停車的地方。誰家多佔一塊都不行,天長日久,各家飯店就在門前自劃界限,用隔離樁拉上鏈條,誰也別多佔誰家的地方,但這樣一來行人怎麼走?
19時許,記者來到飯店集中的開發區鴻翔路看到,幾乎所有的飯店門前,無論馬路邊還是人行道,都被食客的車輛擠滿。記者發現,每家飯店都有自家的隔離樁和鐵鏈子,並都派人專門看守。好端端暢通的人行道,被車輛、鐵鏈和密密麻麻的隔離樁阻隔,行人只能穿行、跳躍通過。一塊戳在人行道上古色古香的牌匾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上寫『請勿停車』,牌子周圍用隔離樁、鐵鏈子牢固地圈出一塊空地。原來,這是一家飯店為防止門前停車影響其生意,而特別安放的『牌匾』,但此舉擋住亂停車的同時,也擋住了過往的路人。一守夜人員對記者說,就是這樣,還是有車輛進入亂停,步道板都給軋壞了。
記者來到香坊區香大街、橫道街和衛生街看到,人行道上到處是各色遮陽棚釘鑿的鐵樁、小攤床支起的木樁,以及人行道上安放燈箱時重壓的水泥樁。一市民對記者說,『絆腳索』太多,都不知邁哪只腳走路了。
方便自家:鐵欄鋼板磕碰行人
22時許,路上的行人漸漸稀少,幽暗的路燈下時不時冒出的『絆腳索』成了路人的隱患。
南崗區宣化街與文昌街交口附近,一家汽車維修行門前的人行道上,一塊高出地面10厘米的鋼板平放路上,在一棵大樹後面的陰影下,眼神不好的市民根本看不到其存在,磕碰難免。記者行至此處仔細一看,原來它是該車行一地下昇降機的平臺。沒走幾步,另一車行的門前,一個鐵柵欄安裝在人行道上,高不到30厘米。
宣化街某大廈門前,一組鐵樁子埋在人行道上。這組鐵樁子有立柱,也有彎成橢圓形兩頭埋在地裡,還有兩個鐵樁半歪在人行道上。宣化街某小區門前,支起了兩根三角鐵和一根鐵鏈子。
針對人行道上攔路的『絆腳索』,記者與有關部門聯系後獲知,這裡有城管執法部門監管不利出現的問題,也有交管部門亂設停車位或批准後超范圍使用而出現的問題。但無論是什麼原因,市民都強烈呼吁,管一管這『絆腳索』,清一清這『攔路樁』,給市民一個安全的出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