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9日電 今天出版的《哈爾濱日報》刊發署名文章《高考,我永生難忘的那一天》,全文如下:
1977年12月24日,當我走進恢復高考後的黑龍江省大學招生考場時,我還不知道,這是我人生軌跡的一個拐點。當時令我興奮的只是,小平同志和黨中央恢復高考的決定,終於給了我一個實現多年夢想的機會。
帶著比較紮實的初中一年文化,1970年末我幸運地成為了第一工具廠工人。然而,技術工人的工作又燃起了我新的求知欲望。國有大企業正規的技術培訓使我有了新的機會,雖然資格不夠,我還是賴皮成為廠『七二一大學』的編外學員,並夢想著有一天能被推薦為工農兵學員,再走進大學,將來成為一名工程師。車間領導看到我勤奮好學,幾次到廠辦公會上強力推薦,但都由於我的父親在1958年被打過右派,並非根紅苗壯的純正工人階級子弟終難入選。隨著我的大學夢一次次地破滅,我幾乎心灰意冷了。
就在我毫無他望地開始安於做一個優秀的產業工人並開始謀劃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事之時,一聲春雷,黨中央恢復高考的政策出臺了。這時,我已是24周歲。盡管廠團委當時已經有意調我去作團乾部,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備考大軍。車間生產任務離不開人,我和師兄弟們串了一個多月的夜班,白天上機臺,晚上復習備考。初二以上的數學沒系統學過,我借著機械數學的底子,把六本初高中數學囫圇吞棗地從頭擼了一遍;歷史地理、語法修辭沒有系統學過,當歷史老師的爸爸成了我的文科家教。
帶著十幾年的夢想,帶著幾代人的期望,1978年2月,我真的邁進了黑龍江大學的校園。強烈的求知欲望使我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著知識的營養,黑龍江大學中文系也將骨乾教師傾巢而出,教授我們這些有些已經拉家帶口的『大學生』,使我們這一屆大學生享受到了幾乎任何一屆學生都沒有享受到的『小灶』待遇,也使我們這一屆學生打下了最紮實的知識根底。
30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我已經由一個產業工人成長為一名現代報業集團的領導者。然而無論何時,小平同志給我們這一代大學生創造的人生際遇,黨和國家對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的厚望和重托,就像30年前永遠難忘的那一天一樣,將永遠成為校正我人生准則和事業追求的一個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