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6月21日電 目前松花江正處於禁漁期,可19日記者在松花江青年宮至景陽街江段上看到,數十張密如紗窗的『地籠網』縱橫江面。哈市農委漁政處處長張瑞祥表示,20年來,松花江中魚的品種由原先的70餘種減至目前的40餘種,除了江水污染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濫捕魚苗。
19日,記者在松花江青年宮至景陽街江段上的江心島和松花江北岸附近看到,在靠近江邊的水面上縱橫分布著40餘條筒狀漁網,這些漁網網孔密如紗窗,隨著波浪不停起伏。一位正在照看網的漁民告訴記者,這種筒狀網叫做『地籠』,網口小網肚大,長20米左右,是專門捕泥鰍和小魚苗的。自己的兩條『地籠』每天能抓到20多公斤大小不同的魚,能賣200多元錢。他認識一個漁民有10多條『地籠』,每天打來的魚要用三輪車推。據他所知,現在江裡的『地籠』不下上百條。
當記者問及被漁政部門發現怎麼辦時,這位漁民說,即使被漁政處看到也沒關系,只要他不露面,漁政處除了將網銷毀外再沒有其他的辦法。而一張地籠網在市面上的價值是50元左右,他一網打來的魚能買好幾張網,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哈市農委漁政處處長張瑞祥說,『地籠』是一個迷宮陣,魚游進 去以後無法找到出口,而且網孔極小,再小的魚苗也無法從網孔鑽出來,是標准的『絕戶網』。每年的5月25日到7月10日是松花江的禁漁期,這段時間任何人都不能打魚,所以現在松花江的漁網都是非法的。
據張瑞祥介紹,自1987年至今的20年時間裡,松花江哈爾濱江段的魚已由原先的70餘種減至目前的40餘種,魚的總數量也在銳減,除了江水污染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濫捕魚苗。他表示,由於難以找到『地籠』的主人,所以查處的難度很大,漁政處只能加大看守力度,查處取締江上的『地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