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電 寬敞整潔的景觀街路、鱗次櫛比的現代化廠房、優美宜人的綠化環境……走進哈爾濱開發區,處處展現的現代氣息對『一流硬環境』進行了最生動的詮釋。
哈開發區自建區以來,始終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建設作為推動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始終致力於優化和提昇現有的投資環境,改善和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自2002年至今,僅哈平路集中區就新建道路32條、新增綠化面積89.24萬平方米,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8.16億元。哈開發區已經成為投資者的沃土、創業者的樂園。
高起點培育『梧桐樹』
與先進城市相比,哈爾濱市道路、綠化甚至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明顯的不足。為使開發區環境與先進開發區拉齊、與國際接軌,哈開發區從建區開始,就按照21世紀哈爾濱市的新都市中心進行規劃和建設,道路、供水、排水、供熱、綠化等方面全按哈爾濱市最高水平、國內一流水平進行建設。
哈開發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設和美化硬環境,是發展『孵化經濟』和『旅游經濟』的需要。哈市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與沿海開發區相比是弱勢,因此更要下力氣把開發區建設成景觀開發區,使投資者能在優美的人居環境下工作和生活。
2002年,哈開發區投資6000餘萬元,將南崗集中區昆侖商城周邊精心打造成城市的大花園。當年,又投資6.6億元對哈平路集中區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為投資者建設理想的家園。隨後,本著使用、景觀、生態等三大功能相結合的原則,將長江路、天平路、大連路建成3條景觀軸線,並先後建成了長江路、黃河路、哈平西路、黃海路、渤海路等一批景觀大道。
目前,哈爾濱開發區基礎設施投資密度達到每平方公裡4.58億元,南崗集中區、哈平路集中區、迎賓路集中區等三大集中區基礎設施完備、道路寬敞整潔,硬環境不僅在哈爾濱市區是最好的,而且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入駐開發區的加拿大麥肯食品公司、美國嘉吉普瑞納飼料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的相關負責人,都曾對開發區的硬環境給予充分肯定。
億元投資為園區添綠
開發區廣場、開發區生態園、水景園、中心綠地、青湖公園……在全力打造硬環境過程中,開發區始終把綠化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一座座景觀公園、一塊塊街心綠地、一條條景觀街路,已把開發區裝扮成一個大花園。截至2006年底,開發區綠化總投資達到1.146億元,庭院、道路、公園綠地互相映襯,已基本完成綠色生態網絡建設。
在哈開發區綠化建設過程中,盡可能提高設計水平一直是管理者們的努力方向。為此,管委會面向全國聘請高水平的設計單位,北京新都市整體規劃設計院和市規劃院對哈開發區綠地系統進行了整體規劃,上海園林設計院成為迎賓路集中區中心綠地的設計單位。2006年,哈開發區特聘請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梁永基教授、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所賈建中所長為開發區園林綠地建設把關,並進行指導和點評。
在高水平專業人員的設計、指導下,哈爾濱開發區在綠化建設中,通過采用快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相結合、喬木亞喬木與花灌木地被植物相結合、攀援植物與企業圍牆樓房相結合的方式,形成了立體復層式綠化,一批精品景觀成為全市綠化中的亮點,初步形成了生態優良、綠量充足、植物多樣、景觀優美、獨具特色的生態型園林新區特色。
截至2006年底,哈爾濱開發區共植樹64萬餘株,建成區綠地面積526.4公頃,綠地率達到33.5%,綠化覆蓋率達到38.2%,在全市創建生態型園林城市建設中走在了前列。
八方商企落地生根
自建區以來,哈開發區通過一流的基礎設施建設、高效快捷的審批服務體系以及日益優化的產業聚集環境,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商企雲集而來,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工業項目在工業集中區落戶。
在食品工業園,可口可樂、加拿大麥肯食品公司、美國嘉吉普瑞納飼料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康師傅、統一食品、米旗食品、九三油脂、北大荒米業、北大荒麥業、北大荒肉業、農墾麥芽等23家大型食品加工企業,使哈開發區成為省內名副其實的食品工業龍頭。在機電工業園,集中了強力電機、航飛科技、漢晟工業、哈電表儀器廠、友邦電力等23家機電加工企業;在醫藥工業園,哈藥集團三精制藥、完達山藥業、江氏藥業、宏利膠囊等15家制藥企業樹起了『北藥』的大旗;汽車工業園以哈飛、東安為依托,周邊建設了韓國萬都、臺灣龍興、哈飛汽車線束等20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已初步形成了汽車配套產業鏈。
哈爾濱開發區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各方投資者不僅得到優質滿意的服務,而且也取得厚重豐實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