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4日電近日,濱北松花江公鐵兩用橋(俗稱東江橋)公路橋面上架設的封閉護欄再次被人用利器豁開了個『門』。據交通部門介紹,這已經是橋面封閉半年以來第三次被人為割開通行。東江橋又稱濱江大橋,是哈爾濱市最早的公鐵兩用過江大橋,至今已經有72年歷史。2006年12月,東江橋被專家鑒定為危橋並予以封閉。
據統計,受東江橋封閉影響最嚴重的區域——松浦鎮有3萬餘自然人口,還有黑龍江科技學院等6所大中院校4萬餘師生。東江橋封閉後,7萬居民過江十分困難。
強行割開護攔 居民冒險通行
6月20日9時許,記者來到東江橋封閉的江南橋頭。江橋橋頭50米左右的地方立著『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對濱北公鐵兩用橋公路橋面實行封閉的通告』標志牌。標志牌後的土堆上殘留著很多道車輛碾壓過的痕跡。土堆被拖壓出的沙土一直延伸到前方橋頭的封橋鐵護欄。
來到寫著『東江橋封閉嚴禁行人攀越護欄』的鐵板前,高近10米、寬5米的護板被人用利器割開了一個近一人高、半米多寬的口子。裂口從『攀』和『越』兩字上下延伸半米,鐵板後的鋼筋網已被掐斷,連底部的鋼架也被鋸斷。在護欄裂口的左側竟然有人用黑色筆跡題寫『感謝信』:『你們為老百姓開拓了一條綠色通道,你們是真正為老百姓辦事的人。』
記者略低頭便輕松地從封閉的鐵板裂口處穿過,走上江橋。狹窄的橋面到處可見裸露在外的鋼筋結構,大橋兩側鐵制人行步道板鏽漬斑斑,步道板與橋面的焊接部分已經松動。橋上的柏油路面在多年的風雨洗禮及車輛的碾壓下,已出現裂縫和大大小小的坑面。橋面連接點處的鐵皮有的已經翹起或折斷。身邊不斷有騎摩托車和自行車的人在橋上經過。
來到江北橋頭時,封閉江橋用的護欄同樣被割開了可容一個人通行的大洞。記者在封橋處站了30分鍾,30多人騎摩托車或自行車在橋上經過。問及過往居民為什麼還在封閉的橋上通行,絕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這條道近』。可記者很擔心,為了圖近、省時間,選擇走險橋是在拿生命冒險。
據公路養護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東江橋自2006年12月25日封閉後,今年3月用來禁止行人通行的護欄被人割開個『小門』,兩岸群眾開始在危橋上行走。為確保居民出行安全,他們對護欄進行修補。4月份時,大橋兩端的護欄再次被人割開,養護部門重新封橋。沒想到5月底,護欄再次被豁開。
老橋年過七旬 政府下令封閉
哈爾濱東江橋(濱北松花江公鐵兩用橋)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至今已有72年歷史。早在2002年,因橋體老化,鐵路部門便組織橋梁專家對東江橋進行鑒定和評估,專家認為,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該橋可使用至2016年。
近幾年,由於大中型貨車晝夜不停地從東江橋上通行,橋面焦油因長期重壓已被擠到兩側,橋面多處破損,有的甚至裸露出混凝土層和鋼筋。從2005年年底,哈市交通、公安部門邀請省內著名橋梁專家對東江橋進行了三次實地觀測和論證,專家發現,僅一個月橋上脫落的鉚釘由107枚猛增至196枚,尤其是支橕公路橋面受力點的鉚釘已開始脫落。專家認為,該橋公路路面在車輛荷載衝擊作用下,或惡劣天氣影響下,隨時有發生鋼梁脆斷的危險,已屬高齡危橋,建議修復或報廢。
2006年12月19日,哈市政府發布了關於東江橋橋面實行封閉的通告,並於12月25日對東江橋實行封閉。
據哈爾濱市公路管理處主任徐鴻介紹,封閉後,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仍在謹慎論證這一決定的正確與否。2007年1月30日,國內著名的鋼結構橋梁專家、北京交大橋梁與結構工程研究所兩位教授受邀來到哈爾濱市,會同交通等部門,專門就封閉東江橋的正確性再次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召開專家論證會。論證結果證實了前三次專家論證的結果是正確的。同時,專家認為由於維修一座舊橋的費用比修建一座新橋高3倍,而且維修難度大,所以該橋已失去維修價值。
徐鴻強調,在惡劣天氣影響下,大橋隨時有發生鋼梁脆斷的危險,行人不能在橋上通行。一旦車輛或行人在橋面通行時橋梁坍塌,後果不堪設想。封閉東江橋是對人民生命安全負責的正確和必然的選擇。
危橋封閉半年 居民過江難行
政府封閉危橋,為什麼居民鋌而走險還在橋上通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江橋封閉,讓7萬居民的生活因之改變。松浦鎮的農民、大中院校師生、普通上班一族……半年前他們乘車過江只需要不到半個小時時間,如今必須繞行10公裡走公路大橋,到江南至少1個半小時。
今年56歲的姜先生說,以往在東江橋通行的多數都是東方紅村和松花江村的村民。他家就住在松花江村沙坨子屯,以前到市區購物走1公裡路就到了。江橋封閉後,每天要走35公裡纔能到道外區二商店附近,坐車往返得4個多小時。如果選擇坐船,就只能到距離兩站地以外的黑龍江科技學院碼頭,到了江南還得再倒車,往返也要花費1個多小時。所以,現在很多居民一到江南不得不多買點東西回來。
普通居民面臨過江難題,對於松浦鎮2萬菜農來說則是生存問題。松花江村沙坨子屯一姓周的村民說,他在江北以種地賣菜為生,每天早4點就得從江北出發送菜到江南道外區二商店的菜攤。中間還要往返補貨,下午4點開始出夜市,每天往返不下十次。大橋封閉後,由於蔬菜的保鮮時間只有不到2個小時的時間,為了減少損失,他不得不『停業』。
據松浦鎮政府介紹,鎮裡現有1000多家企業,江橋封閉後,由於公路大橋白天不允許貨車通行,要想及時運送原材料必須走距離遠且需交費的四方臺大橋,致使生產成本提高,許多企業效益下滑。
江橋封閉讓居民看病十分困難。在松花江村診所工作的楊醫生說,村裡沒有大醫院,以前重病患者或需要手術的急診病人大都送到江南的市級醫院就診。從村裡到達最近的道外區十六道街上的哈市四院只需要15分鍾,如今車輛從公路大橋繞行,無形中會延誤病情的救治。
建設跨江大橋 開闢過江通道
哈爾濱江南江北兩岸由四座大橋連接:公路大橋、濱洲橋、東江橋和四方臺大橋。其中,濱洲橋為鐵路橋,而四方臺大橋不但離市區遠且為收費橋,多用於通往吉林省等方向的車輛通行。原承擔江南江北居民通行、客貨運汽車通行任務的東江橋於2006年12月25日封閉。大江南北居民通行運輸的任務落在松花江公路大橋身上。據市交警部門統計:東江橋封閉後,公路大橋承擔了東江橋近80%的過江交通量,每小時車流量達到5000餘臺,超過了設計流量。
目前,東江橋附近居民出行主要依靠54路、市郊6路公交車及客渡船。市郊6路正處於整頓時期,已停止運營。唯一一條公交線路54路運營路程長,而且居民對票價上漲頗有意見。
20日8時20分,記者在通港街始發站上了一輛54路公交車,車上多數都是江北居民和黑龍江科技學院的學生。9時55分,車行駛過太陽島後,在開往廣信屯的途中非常顛簸,風沙四起,悶熱的天氣裡乘客不敢開窗,10時35分,車終於抵達了沙坨子。全程2小時15分鍾。
記者從哈市公交管理處了到,公交54路車原有車輛42臺,為方便居民出行,車隊又新增加幾臺車。希望能緩解居民出行難題。
據哈爾濱海事局介紹,目前由於東江橋位置的水位過低,無法在橋附近設江上運輸航線。距離東江橋最近的航線是道外區北七道街到江北黑龍江科技學院的江上航線。東江橋封閉,該航線的客運量增加,目前輪渡公司已加派3條客船,並將最後一班船的時間延後一個小時。從封橋以來,每天運送的乘客比以往增加了40%?50%,但是仍然無法滿足江北7萬居民的過江需求。
為了解決江南江北居民過江問題,哈爾濱市規劃部門近年規劃了10餘條江上通道。目前道外區北二十道街跨江大橋工程已啟動。新跨江大橋位置與東江橋相距不遠,建成後可解決7萬百姓出行難題。如今,江南江北兩岸居民希望有關部門能采取措施,解決新橋建成前居民出行難題。
在此,本報奉勸那些為圖近道還在從東江橋通行的居民,千萬別拿生命冒險,安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