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隕石亨特"尋『隕石』不惜身家性命 收藏隕石的傳奇
2007-06-24 19:26:0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章海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4日電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好萊塢電影裡無案不破的神探亨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隕石收藏界,也有大名鼎鼎的『隕石亨特』,他們到處尋找寶貝隕石,或者供給科學家研究,或者留做收藏珍品,有的將隕石做成工藝品出售。前不久,記者在采訪黑河宋老漢目擊隕石的報道時,第一次接觸了國內有名的『隕石亨特』張寶林。隨著關於隕石報道的深入,記者也了解了有關『隕石亨特』的神秘故事。

  碳質隕石200萬美元一克

  世界上什麼東西都是物以稀為貴,對隕石來說更是這樣。北京天文館的隕石專家張寶林介紹說,現在隕石價格被炒得很高,關於隕石致富的故事,也在隕石收藏界熱傳,這更增加了隕石致富的傳奇。

  新華社2005年11月的報道說,一個叫史蒂夫·阿諾德的美國人,在美國堪薩斯州南部發現一塊重達635公斤重的罕見隕石。其實,這個阿諾德就是一位著名的『隕石亨特』,阿諾德為了尋找隕石,足跡遍布世界多個國家。其實,『隕石亨特』去找隕石,也不是瞎找,阿諾德找到大隕石的地方叫堪薩斯州凱厄瓦縣布倫納姆鎮,在1949年時,就有人在這個區域找到過一塊重達454公斤的隕石。根據記載,數百年前,一塊名為『布倫納姆』的隕石在堪薩斯州上空爆炸,碎片四散,總重量超過3噸。為了尋找隕石,阿諾德購買了專業的探測儀器,在布倫納姆鎮進行細細搜索,終於找出了大隕石。這塊隕石也為阿諾德帶來一大筆財富,阿諾德自己透露說,他的這塊隕石『從審美角度看,能讓收藏家垂涎欲滴』,價值達到『7位數』。

  當然,有阿諾德這樣運氣的人不是很多,但隕石高昂的價格是實實在在的。據張寶林透露,在科學界,隕石的極品當數碳質隕石,這種隕石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信息,國際市場曾經炒到200萬美元一克。除此之外,月球隕石和火星隕石因為特別稀少,價格也十分昂貴,張寶林曾為單位購了3克月球隕石,花了1198萬元。對普通的石隕石和鐵隕石來說,國內的價格就少多了,大致在每克2~5元左右。但一塊1公斤左右的隕石,價格也在5000到10000元之間,這與一般的藏石相比,也是天價了。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徐偉彪曾透露,目前全世界隕石樣品僅有4萬塊左右。其中很大部分都被加工成了工藝品,特別是一些漂亮的隕石首飾,價格在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在國際市場上,普通的隕石樣品已漲到每公斤幾萬到幾十萬美元。像火星和月球等珍稀隕石,每公斤高達數千萬美元,價格超過了鑽石。因為科學界和收藏界都在爭奪隕石,隕石價格居高不下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有很多隕石愛好者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加入到了『隕石亨特』的行列中來了。

  中國『隕石亨特』打造隕石寶劍

  在中國的隕石收藏界,張寶林是著名的隕石收藏家,同時也是中國的『隕石亨特』。

  張寶林大學學的是天文學專業,畢業後分到了北京天文館,算起來,他收藏尋找隕石也有20多年歷史了。他聽說黑河落下隕石後,馬上坐飛機趕了過來,『對一名隕石亨特來說,快速出擊是很重要的。』拿到黑河隕石後,張寶林告訴記者,他回北京馬上去內蒙古的阿拉善,因為來黑龍江之前,他就接到了阿拉善方面傳來的隕石信息。張寶林忙碌的身影,多少能看出一名職業『隕石亨特』的辛苦。

  黑龍江省天文學會秘書長劉川浩曾向記者講述了一個張寶林尋找隕石的故事。有一年,無錫的一位農婦發現一塊天上掉下的冰塊落到了自家院子裡,因為當時天空很晴朗,沒有下冰雹的跡象,所以落下的冰塊引起了農婦的好奇,她把冰塊裝到塑料袋裡,放進了冰箱凍上。這個消息傳到了張寶林耳朵裡,張寶林也覺得奇怪,因為誰也沒有采集到真正的隕冰。他找到了揀冰塊的農婦,那塊冰塊呈淡藍色,聞起來還有一股味道。他想這會是傳說中的隕冰嗎?張寶林了解當地居民獲悉,當地的上空經常過飛機,他想冰塊會不會是飛機上掉下來的呢?他跑到了南京的飛機場,機場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這種情況也有可能發生,因為有的老飛機密封不好,液體滲出機外在高空遇冷被凍上,在飛機降低飛行高度後冰塊有可能解凍,解凍的冰塊就掉到了地面。張寶林帶著少許冰塊樣本回北京化驗,結論那塊冰原來是尿液,而冰塊的顏色是飛機廁所裡使用潔廁精的結果。劉川浩說,做一名『隕石亨特』,不但要有吃苦的精神,還要有職業的敏感和善於思考的腦子。

  在黑龍江省天文學會,劉川浩向記者出示一張張寶林的照片,照片上張寶林捧著一把寶劍。劉川浩介紹說,這把寶劍的特別之處是,它是中國唯一一把隕石寶劍,寶劍刀鋒是用鐵隕石熔化後特別鑄造的。說起這把隕石寶劍,也可以看出中國『隕石亨特』對隕石的那種特別的感情。張寶林知道,中國商代的兵器鐵刃銅鉞的刃部鑲嵌著一塊隕鐵,後來他一直想自己鑄一把隕石寶劍。一次,張寶林去參加一個隕石會議,在會議上他聽到一個故事,一個日本人鑄了一把一尺左右的隕鐵劍,劍鑄好後,很多人無緣得見,很多中國同行去看劍也未能如願,這件事刺激了張寶林。他找到浙江龍泉有名的鑄劍師鄭國榮。在鑄劍中,煉爐發生了一次爆炸,張寶林與鄭國榮反復實驗,終於找到了冶煉隕鐵的辦法,鑄出的隕鐵劍氣勢恢弘。

  張寶林告訴記者,做一名『隕石亨特』,行走天下去找隕石當然是好事,在研究者眼裡,找來的隕石,如果不能為國家的科學研究做貢獻的話,也會成為科學的敵人。有一次新疆落下不少隕石,但被人一搶而空,科學研究者連一塊也沒有得到,這是張寶林所不提倡的。

  世界第一『隕石亨特』:

  隕石藏品價值3000萬美元

  在世界『隕石亨特』中,黑格名氣最大,有人給黑格收藏的隕石算過一筆賬,說他收藏隕石價值超過3000萬美元。

  黑龍江省天文學會劉川浩介紹說,羅伯特·黑格有雙重身份,他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同時是全球最權威的隕石收藏家。黑格從23歲時開始收集隕石,那時還沒有人意識到隕石能賣好價錢。有資料表明,黑格最初收集隕石只是出於興趣,但後來他發現隕石特別稀有而珍貴,便開始專業尋找和收藏。

  黑格收集隕石,手段很不一般。他非常關注流星雨的報道,以便從中尋找隕石的信息。在沒有流星雨的時候,黑格會自己搜尋隕石。黑格自己尋找隕石多在沙漠地區,因為那裡的隕石從來沒被人撿走。黑格常駕駛著滑翔機在沙漠上方120米的高處慢慢飛翔,只要看到有突出物就降落,然後用金屬探測器搜索。有人認為黑格這樣尋找隕石是大海撈針,但實際上黑格在沙漠中發現了眾多隕石。

  劉川浩介紹說,黑格收集隕石充滿刺激和傳奇色彩,除了南極以外,地球上的大陸都有黑格的身影。在智利、納米比亞、澳大利亞、墨西哥和埃及等地收集隕石的時候,黑格多次經歷九死一生的險境。黑格尋找隕石的同時,也收購隕石,只要被黑格發現,不論隕石的大小,他都用現金收購。當然,黑格收集隕石也有失手的時候,1992年,黑格在阿根廷以重金收購了一塊重達37噸的隕石,那是他一生中看到的最大的隕石。但是在把隕石運出海關時,阿根廷政府以走私罪罪名將他逮捕,阿根廷認為這塊罕見的隕石應該歸阿根廷國家所有。雖然黑格後來被釋放了,但隕石卻被永久留在了阿根廷。

  張寶林介紹說,現在國外有很多『隕石亨特』,他們收集隕石的執著不亞於黑格,比如有些日本的『隕石亨特』帶著探測器到很多沙漠地區進行拉網式尋找,這也引起了中國隕石愛好者的關注。

  劉川浩說,在世界十大石隕石排行榜中,有五大石隕石在美國的博物館裡,這不是偶然的原因,因為好多大隕石並沒降落到美國。這除了美國的文博事業發達外,還與美國有一批像黑格這樣的『隕石亨特』。從這個角度,我們應該呼喚中國更多的隕石愛好者成為『隕石亨特』,為我們國家留下隕石寶貴的財富。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