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第五屆黑龍江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擬任人選業績公示
2007-06-25 15:41:3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5日電 經各初評委員會推薦、省第五屆十佳新聞工作者評選委員會評選並報省委宣傳部部長辦公會議審定,第五屆全省十佳新聞工作者擬任人選已經產生。現將擬任人選簡要業績予以公示(按姓氏筆劃為序),公示期限為2007年6月26日至7月2日。

  1、劉為強,大慶晚報攝影記者,從業12年。采寫的《目擊沙塵暴》獲第二十屆中國攝影藝術展紀實類金獎,《六萬球迷縱情五裡河》獲黑龍江省報紙獎一等獎,《油海戰神》獲黑龍江省晚報好新聞一等獎。獲評黑龍江省第二屆十大優秀攝影記者、抗洪搶險先進新聞工作者以及大慶市委宣傳部、市環保局、市報業集團聯合授予的『環保衛士』等榮譽稱號。曾一個人、一臺車遠赴可可西裡無人區一年時間拍攝中國藏羚羊的生存狀態,其藏羚羊攝影作品被全國多家媒體轉載、連載。

  2、劉榮昇,黑龍江日報編委、采訪中心主任,從業22年。采訪足跡遍及全省,采寫的《老百姓的事情比天大》、《省委書記『離席』片刻》、《『三三制』:煤炭行業顯露生機》、《不搶『窮帽子』只爭『富項目』》等作品先後13次獲國家、黑龍江省新聞獎,2005年、2006年蟬聯黑龍江省新聞獎一等獎。先後參加或帶隊報道了全省人民悼念鄧小平逝世、迎接香港回歸和『九八抗洪』、『抗擊非典』等重大歷史事件,多年負責組織省『兩會』、省『黨代會』、『哈洽會』等大型政務、經濟活動的采訪報道工作。2003年開始,承擔中央領導來黑龍江視察和省委主要領導政務活動的新聞報道任務,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199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新聞工作者,2007年4月當選省十次黨代會代表。

  3、孫萌,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總編室副主任,從業14年。采寫的《走出沼澤的機器人》獲2000年中國新聞獎二等獎,《龍江兒女抗洪歌》、《讓誠信回家》等作品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二等獎,《建設小康不能做表面文章》獲黑龍江省新聞獎一等獎。2000年參與原人民臺的整體轉型策劃工作,執筆了《新聞廣播專業化辦臺方向及實施細則》;在臺內首創節目評估體系,使常態節目管理標准化、規范化;創辦臺內期刊《龍廣之聲》,為臺內新聞業務交流搭建平臺。多次完成大型直播活動的整體策劃,在國家及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2005年破格晉昇為高級記者,同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新聞工作者。

  4、辛永生,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家庭保健報副總編輯,從業13年。在黑龍江日報任編輯、記者期間,所設計的版面獲第十屆中國新聞獎銅獎,采寫的《大慶:生態審計『前父母官』遺憾翻出『環境賬』》獲黑龍江省報紙獎一等獎。擔任家庭保健報副總編輯工作以來,大膽改革報紙版面和內容,使這張報紙成為我省被央視多個欄目摘播率最高的媒體之一,近200篇稿件被摘播,在辦報質量上迅速躋身全國同類報紙前列,設計的版面多次獲得黑龍江省新聞獎、黑龍江省報紙獎一、二、三等獎。多次榮獲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和全省專業報協會優秀總編輯、精神文明先進個人稱號。

  5、楊軍,雙鴨山日報城區經濟部主任兼友誼縣記者站站長,從業15年。采寫的《一『粒』良種六百萬》獲黑龍江省新聞獎二等獎、黑龍江省報紙獎一等獎,《為了黨旗下的誓言》、《原口律子和她的中國情結》、《土地熱帶來的思索》等作品獲雙鴨山新聞獎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媒體發稿千餘篇,患甲狀腺癌後依然全身心投入工作。曾先後獲得雙鴨山日報社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雙鴨山市優秀新聞工作者、市模范工作者、市記功嘉獎,全省優秀新聞工作者、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6、張國鈞,哈爾濱經濟廣播電臺972頻率《老張說事》欄目監制、主播,從業11年。采寫的《農民增收長效機制是關鍵》、《擺脫『家庭』模式『能人』當家理財》獲黑龍江省廣播電視獎一等獎,50多篇作品被省、市廣播電視學會評為一、二、三等獎,在『兩會』、『哈洽會』、『冰雪節』、『抗擊水污染』等重大報道中發揮骨乾作用,通過《市民熱線》、《動態新聞》、《現場聲音》等欄目為百姓辦實事、解難題2000多件,《老張說事》欄目已成為972頻率名牌節目。先後多次被哈爾濱廣播電視局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被哈爾濱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評為新聞報道先進個人。

  7、李叡軍,大興安嶺電視臺新聞部副主任,從業14年。采寫的《私企老板走進中央黨校》、《封山育林三十多個主伐林場先後撤並;調整結構萬餘名林業工人轉崗顯身手》、《走上高高的興安嶺》等作品獲黑龍江省廣播電視獎一等獎,《黨為民》、《雙評排行榜,錦旗做秀忙》等作品獲黑龍江省新聞獎二、三等獎。連續多次被評為大興安嶺廣播電視局先進工作者、大興安嶺地區優秀新聞工作者,連續四年在全省廣播電視系統『建功立業』活動中被評為優秀編采人員,先後榮獲大興安嶺地區十大女傑、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

  8、單宏,哈爾濱日報政教要聞部主任,從業19年。采寫的《賓縣機關『三股分流』啟示錄》、《擁軍媽媽逄天蘭愛心良苦》、《黃了美元三百萬『塌』了一座科研樓》等作品獲黑龍江省新聞獎一等獎,《公派留學23人學成回來24人》、《松北新區拒絕污染大項目》、《退億元稅款竟『無人喝彩』》等作品獲黑龍江省報紙獎一等獎。2006年以來,率領部內記者銳意進取,實現了哈爾濱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等大型會議報道從內容到形式的歷史性突破與創新,成為哈爾濱日報詮釋『政務報道大眾化』的成功范例。先後獲哈爾濱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十大傑出青年、三八紅旗手、優秀宣傳工作者稱號。

  9、趙國輝,黑龍江電視臺新聞部農業組制片人,從業13年。采寫的《林蛙不歸路》、《書記和樹》等作品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胸前紅花別樣紅》、《人工林裡來了野生鹿》、《遭遇縣裡說情人》等作品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和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二等獎,《曾經的大江》、《又是一年稅收時》、《勝利的日子》獲黑龍江省新聞獎一等獎。常年深入村屯農戶,走遍全省66個市縣區,到過90多個農場,在下鄉采訪路上曾遭遇兩次嚴重車禍。策劃組織了『春雨行動』、跨國直播《勝利的日子》、松花江抗污直播《現在恢復供水》等戰役性報道或大型直播活動,2005年被評為黑龍江省優秀新聞工作者,兩次被省廣播電視廳授予記功獎勵。

  10、程秋,齊齊哈爾廣播電臺臺長助理兼新聞頻率總監,從業17年。采寫的系列報道《齊齊哈爾發現侵華日軍遺留毒氣彈》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對象性節目《回家》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另有多篇作品獲黑龍江省廣播電視獎一等獎。負責的《鶴城之聲》、《市長與市民》節目先後被評為全省地市電臺新聞名欄目,《市長與市民》、《糾風熱線》、《法治天地》、《1197早新聞》、《下午茶座》等被評為全省廣播電視十佳欄目。連續四屆被評為齊齊哈爾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全市勞動模范,連續五屆被評為全省廣播電視系統『建功立業』優秀編采人員,黑龍江省廣播電視系統先進個人,黑龍江省優秀新聞工作者。

  對上述擬任人選如有情況和問題,可在公示期內反映,反映情況和問題必須實事求是,應簽署或告知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受理單位: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新聞處,電話:0451-53643342、53607730,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花園街294號,郵政編碼:150001。

  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                          

  2007年6月25日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