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6日電 25日是哈爾濱市2007年中考第一天,語文考試是此次新課改後第一次中考考查的第一門科目。語文考試結束後,中考命題、審題預備人員,市級骨乾教師,蕭紅中學語文教師宋陽對試卷進行了點評。
宋陽老師認為今年試卷從總體上來看體現了新課改理念,試題考查全面,具有鮮明的特色,難易程度與往年基本持平。試卷不僅在立意、布局、取材、設題諸方面做到有理有據,科學安排,而且重視對學生的語文積累和語文能力的考查,符合新課程評價標准。在知識點的設置上,注重了材料的選用,貼近生活實際,在心理上拉近了考生與試題的距離,能很快激活學生的思維,人文內涵豐富。而且題目題乾簡練,文字閱讀量合理,內容涉及整套新課程教材。
從主、客觀題方面看,比例適當。客觀題從多角度、多層面考查學生的認知能力,內容涉及字音、字形、詞語運用,語言的順序等幾方面知識。例如第5題,對古典四大名著的評述,指導學生在今後的課外閱讀中應平心靜氣,真正讀進去,纔能更好地走出來;主觀試題梯度合理,區分度明顯,有利於考生用科學的方法去思考推斷,做出合理的回答,同時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如16、17、19、20、23、24、25、26題,有層次有梯度地需要學生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整理思維,提煉語言。現代文閱讀第一次選用了三篇課外文章,但考查點都是課內知識的延伸。寫作兩道試題,話題作文『把握現在』,材料作文『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父親教誨孩子的話語,孩子取得進步的原因,給我們的啟示』題目。宋老師認為今年作文題目不設審題障礙,提示語語意清晰,要求明確,而且貼近生活實際,讓考生有話可說。
物理注重科學探究,考查綜合能力
中考命題、審題預備人員,哈爾濱市新華學校物理教師馮麗艷認為,今年中考物理試題繼續保持相對穩定,但穩中有變,變中出新。試題體現了新教材、新課程的理念。
『今年物理試卷題目新穎,圖文並茂,試題設置有梯度,難易程度適當,並且有較好的區分度,有利於選拔人纔。』馮麗艷老師認為,試卷注重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多道選擇題滲透了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第19、24、42、43、44等多道試題加大了對科學探究的考查,注重對實驗能力、科學素養的考查,試題的設計關注科學探究過程、方法及交流評估的過程。試題還注重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的聯系,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37題檢測電能表是否准確,38題分析天氣預報信息等考查了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題目還廣泛涉及到科技、節能、安全、效能等方面,體現了當今的社會熱點問題,體現了試題的時代性。
馮麗艷同時指出,作為綜合科目中的一項,試題還考察了學科間知識與方法的綜合。如45題中涉及到數學圖像知識等,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化學穩中有變,突出活動與探究
中考命題、審題預備人員,113中學化學教研組組長孫冬梅在分析今年中考綜合科目中的化學試題時指出,試題在重視基礎的同時,考查能力,突出了活動與探究性,密切聯系科學、技術、社會,從化學的角度關注生活。同時注重學科內與學科間的綜合。
孫老師認為今年的試題不回避教材中的重點知識,例如試題對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實驗基本操作、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溶解度概念的靈活運用等基礎知識有所考查。同時部分試題還考查了學生的能力,例如51題考查了學生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49、50題考查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語言表達的科學性、准確性。53題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突出了試題的活動性與探究性。54題物質溶於水使溶液適度發生改變,考查了硝酸鉀的溶解度變化的特點,並考查了物理學中有關壓強的知識,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政治時政結合,關注熱點
25日17時許,中考第一天最後一科———政治學科考試結束。對於今年中考的政治科目考題,中考命題、審題預備人員,大方中學政治教師王效華分析指出,整套試卷突出了導向性、基礎性、科學性、全面性原則,難易程度適中,沒有偏難繁怪試題。
王效華認為今年的政治試題側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突出了創新能力要求。試題無論是背景材料的選取還是試題的設問,都突顯很強的人文氣息。例如一卷選擇4、5、6、7題以及二卷18題,材料選取的都是以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緊密聯系學生,將正確的價值引導蘊涵在鮮活的生活主題中,突顯了時代性。時政結合,關注熱點是試卷突出的特點。試題對物權法、亞運會、和諧社會、農村義務教育、科教興國等問題都有所涉及。
此外,王效華老師認為,試卷文字表述簡潔、語言質朴、結構得當。圖文並茂的表現形式把抽象的理論直觀化,有利於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於學生從圖表中收集信息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