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溫州企業家細算東北節能減排『精細賬』
2007-06-26 11:50:45 來源:新華網  作者:呼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6月26日電 投資上千萬元改造『消化不良』的鍋爐,把東北玉米從皮到芯『榨乾淨』,最近,在黑龍江省投資玉米淀粉企業的溫州企業家給慣稱『地大物博』的東北人上了一堂節能減排課。

  2007年入夏,在黑龍江省的貧困縣明水縣投資玉米淀粉加工企業的溫州環宇集團董事長王迅行『拍板』,投資超過1000萬元改造『消化不良』的鍋爐。溫州企業家又一次給東北人上了一課:從『節能減排』的精細中尋求企業的安全感和社會責任感。

  『溫州人在歷史上就始終為資源緊缺所限,缺煤、少電、水荒讓溫州人久已形成對資源利用的緊迫感。企業的成功先是對社會有利,投資東北看中的是資源,但以粗放利用來換取一時獲利而破壞資源、環境是短視。』王迅行說。

  在明水這個鹽鹼帶的貧困縣,不通火車限制了玉米等農產品的外運,農民和當地領導是糧食歉收愁吃、豐收愁賣。2004年,環宇集團和幾位溫州同鄉投資約4億元建立玉米深加工企業,並取名象征綠色的『格林』。溫州人用顆粒飽滿的東北玉米變起『魔術』:將玉米浸泡分離出淀粉和胚芽,淀粉生產出谷氨酸,胚芽烘乾成榨油原料;生產剩餘物直接做成粗飼料,最後再從『廢水』裡榨出精飼料。

  同為溫州人的總經理林永敏告訴記者,由於明水當地的用水全部取自地下水,企業在設計時就考慮到把生產流程中用過的90℃高溫熱水、冷卻設備後變溫的水混合後循環利用來燒鍋爐,不僅用水量大大降低,更大大減少了企業的用煤量。在節能減排和降低成本上,精明的溫州人又搶先一步。

  『明水縣用的都是地下水。企業投資上千萬元增設循環用水、節能設備,用最少的資源去做於人、於己都有利的事情,這多有成就感?』王迅行說,『我們千裡迢迢來投資東北,就絕對不能貽害當地百姓,否則企業不僅社會聲譽全無,也沒有安全感。』

  習慣用『數據』說話的溫州人給明水縣主管工業的副縣長蔡雪生算起賬後,曾任明水縣老糖廠廠長的蔡雪生不禁為這些遠來的溫州人的『精明』叫好。企業投資千萬元新建節能鍋爐項目,兩年半就可以回收整體投入。這一減排投資不僅直接減少排放,更能在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中『坐享其成』。

  明水縣環保局局長王振江說,溫州企業一項節能減排的『超前』投入大大節省了能耗,不僅讓企業自身直接受益降低了成本,實際上也是降低環境污染風險的有效方式。溫州企業家節能之舉,讓一直為資源豐富而自豪的東北人見識到如何更精細地對待身邊的資源、環境。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