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電 今年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成立50周年。為使廣大讀者對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的機構設置、職責任務以及省政府參事、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的職責作用發揮情況和參事工作文史研究館工作今後發展形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日前,省政府參事室主任、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王潛同志回答了本報記者的提問。
問:請您介紹一下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機構設置、職責任務?
答:我國的參事制度、文史研究館制度始於建國之初。參事室的設置,是新中國在國家政權建設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上的一個創舉;文史研究館的設置,是黨和政府尊重知識、尊重人纔、敬老尊賢、崇文尚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國務院參事室於194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主管政府參事工作,是政府系統唯一具有統戰性和諮詢性的部門;中央文史研究館於1951年7月29日正式成立,是政府領導下的具有統戰性、榮譽性的文史研究機構。
黑龍江省政府參事室、省文史研究館是1957年7月31日同時成立的,實行合署辦公。兩個機構成立時,並無固定編制,人員系根據實際情況任命和聘請。隸屬關系實行雙層領導,省政府負責參事的任命、館員的聘請,並受省委統戰部的歸口領導。參事和館員,多數是起義將領,少數是民族上層人士或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和有文史專長的知名人士及繪畫、書法等愛國的知識分子組成。參事是國家行政機關乾部,定級任命;館員為學術研究人員,無級別,發給生活費。1988年以前,參事實行任命制、終身制,之後改為聘任制、任期制,任期5年,因特殊需要可以適當延聘。政府參事和文史館館員均由省長聘任。半個世紀以來,我省先後任命和聘任了57位參事和56位館員。現有參事27名,其中,任命制(終身)參事4名,聘任制23名;現有文史館館員28名。1996年機構改革,將參事室、文史館並入省政府辦公廳,設立參事文史工作處,對外還掛參事室、文史館牌子。2000年4月,經省委批准成立省政府參事室黨組。2006年,參事室、文史館機構又改為相對獨立設置,內設參事工作處、文史工作處,增加了人員編制。2007年,參事室、文史館人事、財務等工作從省政府辦公廳分離出來,單獨建立編制手冊,設立一級賬戶。
參事室是主管政府參事工作、具有統戰性和諮詢性的省政府直屬機構。其基本任務是組織參事,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對省內重要法律法規草案及其他重要文件草案提出意見和建議;密切同社會各界的聯系,及時反映社情民意;參加愛國統一戰線工作。學習和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參加或列席政府、人大、政協等有關會議,完成省領導交辦的工作任務。
文史研究館是省政府領導下的具有統戰性、榮譽性的文史研究機構。其宗旨是敬老尊賢,崇文尚德,尊重知識,尊重人纔,發揮館員專長,弘揚民族文化,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服務。其基本任務是團結和安排有文史專長並有名望的非中共人士中老年知識分子開展適當的文史研究活動。集中一批年高德劭的文史界人士,圍繞『三個文明』建設,開展文史研究、修史立志,進行書畫創作等各項有益活動。
問:參事、館員的職責及其作用發揮情況?
答:參事的基本職責是:參政議政、建言獻策、諮詢國是、統戰聯誼。參事是政府工作人員,以個人身份參與政府工作,不代表任何黨派、界別、部門、地域的利益和立場。參事學識淵博、閱歷豐富、業績顯著、身份超脫,是政府智力支持系統的重要力量。參事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參事建議》,通過『直通車』的方式直接呈報給省政府領導參閱簽批。
省政府參事室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把發揮參事參政諮詢作用,服務大局、促進發展,作為參事工作的第一要務。組織參事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社會熱點及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難點問題,深入工礦企業、農村社區、進村入戶,廣泛開展專題調研、系統調研,急政府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幫政府之所需,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提出建議。每年都呈報10~20份《參事建議》。特別是近年來,先後呈報了《對我省新農村建設中有關問題的建議》、《關於推動我省東部行政區域實行經濟一體化的建議》、《關於深入推進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建議》、《關於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系統調研系列建議》等一批精品建議,得到了省長的重視,批轉有關部門落實,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建議內容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諸多領域,一批頗有影響的調研報告和建議,進入政府決策層面,促進了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推進了部門及基層工作。參事室成為省委、省政府『信得過、用得上、離不開的決策諮詢機構』。省長張左己先後兩次寫表揚信表揚參事,對參事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對充分發揮了『參謀部』和『智囊團』的作用給予高度評價、表示敬意和感謝!
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是榮譽稱號。館員在館長的領導下進行工作,本著各展所長、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從事文史研究、著書立說、編寫文史書刊資料,進行書畫和其他藝術創作,參加社會文化教育活動,以文會友參加愛國統一戰線工作,參與海外特別是對臺宣傳聯誼活動,為祖國統一事業做貢獻,深入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向政府領導建言獻策。完成館領導布置的部分文史研究和書畫創作任務,開展和活躍館際橫向交流。
近年來,文史研究館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促進由安置型、養老型向活動型、有為型轉變。立足龍江地域文化,發揮文史研究館的組織優勢,在文史研究、書畫創作、學術交流上有新作為,在存史資政、教化育人上有新突破,為建設邊疆文化大省,構建和諧龍江做出新貢獻。李錫胤、丁廣惠、李興盛等館員的文史研究,晁楣、劉振鐸等館員赴日本、韓國進行了書畫藝術交流活動,王純信、陳?等館員的書畫創作,在國內外享有一定影響。館員、著名版畫家晁楣榮獲中國2006年度造型藝術成就獎,我國當代藝術界僅有20位成就傑出、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獲此殊榮,晁楣先生是東北地區首位獲此終身成就獎的藝術家。
問:參事工作文史研究館工作今後的發展形勢?
答:黨中央、國務院越來越重視參事工作文史研究館工作。在出臺一系列加強參事工作文史研究館工作文件的基礎上,年內還有望出臺《政府參事工作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期文史研究館工作的意見》。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視參事工作文史研究館工作的發展。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重大決策規則》中,明確提出了發揮省政府參事室作為諮詢機構的作用,參事室的機構初步得到理順,增加了人員編制,增加了經費投入,新購公務用車,添置辦公設備,加大硬件建設,辦公條件逐步得到改善。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為主題,以參政諮詢、文化建設為主線,進一步搶抓機遇,奮發進取,不斷開創參事工作文史研究館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實現龍江的全面振興做出新貢獻。
深入調研,促進參政諮詢取得新成就。圍繞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繼續將參政諮詢、建言獻策作為參事工作重心,進一步拓展參政諮詢領域,充分發揮參事的決策諮詢職能,做到『四個突出』:突出對政府有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突出對省政府交辦的及有關部門送來的某些法規、規章草案進行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突出對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突出完善督辦機制,加強對參事建議領導批辦件的跟蹤問效,促進智力成果轉化,爭取讓更多的參事建議進入政府決策,發揮更大的智力支持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國民共享政策成果出高招、獻良策。
探索創新,促進文史研究館工作邁出新步伐。堅持開門辦館,以探索創新工作機制為先導,充分發揮文史館的組織優勢和館員的自身優勢,促進與文化團體、人文科學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集中力量開展形式多樣、有廣泛影響和實際效果的學術性、文化性活動,辦好幾項文化工程。與中央館共同主辦『「黑土情」全國文史研究館書畫名家作品展和全國文史研究館著名書畫館員書畫筆會』,籌備組建省文史研究館書畫院,開展並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打造文化藝術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