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她親身見證香港回歸祖國
2007-07-02 09:34:1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於博洋 隋 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日電 1997年7月1日零時,在香港國際會展中心頂層的大禮堂裡,驟然響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震撼了整個大廳,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香港特區區旗的陪伴下一起冉冉昇起……經歷了百年滄桑的香港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政府終於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了!儀式剛過,現場大廳裡一位身著耀眼紅裝的女士顧不上擦去激動的淚花,站起身來以典禮臺上剛剛昇起的兩面旗幟為背景,把自己和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定格在相機鏡頭裡。她,就是邢籟。

  提起邢籟,哈爾濱人並不陌生。多年前,一曲《太陽島上》令哈爾濱唱遍全國,同時也令她聞名全國。1988年,她的丈夫李晨調往香港,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文體部副部長,她也隨同赴港。之後的近20年間,她在香港工作和生活,曾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回歸時又擔任香港各界慶祝回歸委員會委員……親身參與和見證了香港在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變遷。

  不眠的夜

  事隔10年,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邢籟仍是激動萬分:『那是個不眠的夜,整個港島不眠,十幾億中華兒女不眠,我們這些有幸見證這一歷史時刻的嘉賓更是不眠。』邢籟告訴記者,為了這太長久的期盼,整個香港早已被成千上萬的燈飾裝扮得流光溢彩了。港島、九龍上百個大大小小的廣場擠滿了激情不已的市民,整條蘭桂坊裡被狂歡的年輕人擠得水泄不通,維多利亞港灣、國際會展中心周圍全都站滿了翹首以待的人群。

  一向從容冷靜的邢籟被這份喜悅和興奮弄得幾乎失去了公允的判斷力,作為受邀參加當晚所有儀式的2000嘉賓之一,邢籟同時收到中英雙方的請柬。客觀地說,兩份請柬各具特色,但邢籟卻指著中方請柬脫口而出:『看!咱這張多漂亮!熱烈!大方!莊重!喜慶!』她的朋友笑著說:『大姐,你的判斷力向來比較公允,這次可有失偏頗了!』

  時至今日,邢籟對那晚的一切依然記得那樣清晰准確,她告訴記者,那天傍晚,突然下起大雨,正趕上英方在添馬艦威爾斯親王大廈軍營舉行『結束管治香港』儀式。瓢潑大雨中,身著蘇格蘭格裙的軍樂隊敲起銅鼓,最後一面英軍軍旗悄然落下。當時,一句成語突然從邢籟的腦海中迸出——『偃旗息鼓』,真的是永遠偃旗息鼓了!

  祖國情結

  邢籟說,10年裡香港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過去香港人習慣說,我是香港人,雖然在社會生活、人文風俗等方面保留著很多中華民族傳統的東西,但畢竟英國百年的統治使港人對祖國的認識和認同很少很淺,尤其是年輕人。邢籟說,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一個朋友的孩子要去蘭州,興衝衝地給邢籟打來電話:『Aunt,我要去蘭州了,順路就能到您家鄉看看了吧。』孩子以為,蘭州和哈爾濱都在中國北方,至於彼此的距離就完全不知了。邢籟對他解釋清楚後,他非常驚訝:祖國那麼大啊!

  這10年來,香港人對祖國的認識可是大大加深了,開始覺得做個中國人真的是件令人自豪的事。回歸前,不少香港人都希望能和內地各界有所聯系,可更多的是從實際需要考慮。如今卻經常聽到香港人不無自豪地對外國人說:『我來自香港,我是中國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