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日電 6月26日11時45分,一場突如其來的龍卷風夾雜著暴雨和冰雹襲擊了七臺河市勃利縣小五站鎮,造成佳木斯電業局所屬的500KV七方甲線、220KV蘆民線、110KV新山甲線、新寶甲線等11條線路跳閘,倒杆18基、倒塔1基、導線斷線2處,小五站鎮、青山鄉、搶墾鄉三個鄉鎮和45個礦井被迫停電,受災農田45000餘畝,直接經濟損失上千萬元。
![]() |
110千伏新山甲線18號鐵塔被龍卷風刮倒。 |
面對建局60年來電網安全損害最大的一次自然災害,佳木斯電業局立即啟動特殊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以最快速度將鄰近110KV北山變負荷全部代出。局長張文學、副局長高世鵬及生產、安監等各部門負責人在第一時間火速趕到災情發生地,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並組織人員進行事故調查、災情排查及搶險救災。情況初步查明後,指揮小組在向省公司領導及地方政府匯報後,迅速做出決定:首先將被毀線路的重要負荷進行轉移,及時恢復政府機關、重要企業及居民用電,然後組織精乾力量對受損線路進行搶修,力求以最快的速度全面恢復供電。命令下達後,送電、變電、農電、調度、試驗及各相關人員迅速投入『戰斗』,搶險救災工作緊張有序地展開,好消息不斷傳來:
12時41分,根據省調令,用220KV母旁2400開關對蘆民線強送電一次成功!
13時16分,合上500KV七方甲線5031開關,七方甲線強送電一次成功。
20點30分,新民變新太線#2、#3杆間兩相斷線故障排除,恢復送電成功……
時針指向了6月26日晚21時40分,在新民一次變電所內,張文學局長主持召開了由送電工區、七臺河供電局、七臺河變電工區、勃利縣供電局、農電局、勃利縣政府等部門參加的搶險救災協調會,對27日搶險工作做出部署:為避免發生佔地糾紛而影響搶險進度,現場秩序由勃利縣派出警力負責維持;佳木斯電業局鐵塔廠連夜趕制鐵塔及杆塔金具並於27日早7點前送到搶險現場;農電部緊急抽調樺南、寶清、依蘭、勃利四個局的精乾力量,送電工區調回正在樺南的施工隊伍並從全工區抽調人員,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搶險救災。
![]() |
搶修人員在緊張組塔。 |
從27日凌晨5點開始,一場由300多名電力職工、70多臺各種車輛、50餘名警力參加的大規模搶險救災戰斗正式打響,挖基礎、運杆材、拆鐵塔、焊電杆等工作迅速展開。佳木斯電業局局長張文學、副局長高世鵬、沙德勝等人分赴各施工現場坐陣指揮;七臺河市市委書記宋長生、勃利縣縣長王興武等地方領導也親臨施工現場組織協調;各農電、送電、供電單位負責人親自掛帥,組成一支支黨員突擊隊、骨乾突擊隊衝向急難險重處,奔往山高林密間……
搶險施工的難度可想而知。前一天傍晚的暴風雨使道路變得異常泥濘,器材運不上去就用人抬,搶修車輛到不了施工點就用推土機在前面拽;所有的人滿臉是汗卻來不及擦一把,渾身是泥卻顧不上摳一摳,手腳磨破了用水衝一衝,不小心摔倒了爬起來接著乾,汗流浹背卻沒有人叫苦,嗓子啞了卻還在喊著指揮;局長張文學、副局長高世鵬不顧疲勞,挨個搶險地點察看指揮;送電工區李民僕主任的胳膊曬曝了皮、勃利供電局李慶元局長雙腿浮腫一按一個坑……,就這樣,全體參戰人員頭頂著烈日,腳踩著稀泥,忍受著蚊蟲叮咬和35℃的酷暑高溫,與天爭、與地斗,硬是憑著堅強的意志和超強的體力將鮮艷的黨旗向前移、向前移,一根根水泥杆埋下去,一座座鐵塔立起來……搶險救災行動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在施工最苦最累的時候,由佳木斯電業局黨委書記姜凱光、副書記張耀斌、工會主席王恩祥等黨群領導率領的慰問組將食品、飲料等給養源源不斷地送到搶險現場。
28日15點44分,35KV新鋼線恢復送電。
28日19點41分,110KV新山甲線恢復送電。
28日20點26分,35KV新農線送電......
經過50多個小時的艱苦奮戰,所有停電線路全部恢復送電,整個搶險救災任務勝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