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發揮區位優勢擴大對俄全方位合作
2007-07-09 13:34: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郝會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對俄開放已由單純的沿邊開放發展為從沿邊到內地的全方位開放。在這一背景下,黑河作為全國首批沿邊開放城市的優勢地位和示范作用正逐漸淡化。如何進一步突出特色、明確定位,適應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新趨勢,再造對俄開放的新優勢,成為黑河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黑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發揮區位優勢、打造「兩國一城」,推進中俄區域一體化合作,構築東北亞區域合作大平臺』的戰略構想。

  打造『兩國一城』,其核心和實質就是要在全國、全省對俄開放的大格局中找准黑河的獨特定位,在中俄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和兩國政治體制框架下,努力尋求黑河與俄布市擴大合作的對接點和利益的結合點,本著合作發展、互利雙贏的原則,挖掘合作潛力,拓展合作領域,提昇合作層次,完善合作機制,逐步實現政府互動、資源共享、市場同體、平臺共用、科教同興和文化共融。實現上述構想,要著眼於擴大對俄全方位合作,努力打造『四個平臺』:貿易物流平臺,建設中俄國際貿易的公關中心、結算中心、交易中心和流通中心,使黑河成為中俄國際貿易人纔、信息、資金的集散中心,中俄貿易企業總部基地;以國際物流為重點、區域物流為基礎、以城市物流配送為支橕,建設東北亞區域物流中心和貿易中心。引進戰略投資者建設國際物流中心,形成我國和東北亞地區對俄經濟貿易的『航空母艦』,建設地區性國際貿易中心。未來五年,在農業領域,兩市將繼續加強單項技術合作和綜合實用技術合作,力爭在良種繁育、苗木栽培和成果轉化方面形成產業規模;在工業領域,以黑龍江中俄科技合作產業化中心和工業科技合作中心為紐帶,以黑河邊境經濟合作區為載體,聯合國內外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積極建立中俄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和中俄工業高新技術園區;在社會發展領域,積極整合兩市智力資源開展聯合辦學,推進遠程教育國際化,搞好高科技人纔培養,加強在醫療、衛生、環保以及水資源綜合利用、地震預測等領域的合作。環境服務平臺,在WTO的原則框架下改進服務體系,積極營造符合國際慣例的服務、政策、法制和信用環境。建立國際經貿投資信息體系、國際信用擔保體系和國際融資體系,推動雙方政策、法律、體制和機制同步改善,營造符合國際標准的政策法律體系。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打破壟斷經營和地方保護,搞好法律服務和法律諮詢,為雙方企業和投資者提供安全的法制保障。

  實施『兩國一城』戰略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必須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依靠政府、企業和民間的力量共同推進,實現『三個互動』。一是政府互動。兩市政府要承擔協調、引導、推進和服務作用,建立打造『兩國一城』的組織協調機構和穩定合作機制。積極推動俄方對等闢建邊民互市貿易區,使簡化手續入境對兩市居民同樣適用;相互闢建『中國城』和『俄羅斯城』,協商設立加工區和貿易區,促進兩市自然、科技、信息、教育和人纔等資源共享,經濟、社會和文化加速融合。加強在城市建設與發展領域的合作,促進兩市統一規劃、協調建設和共同招商;共同制定相關政策,逐步實現兩市人員在對方城市自由居住、自由通婚、自由創業、自由發展。二是企業互動。雙方企業要承擔社會主體作用,在雙方政府引導、鼓勵和支持下積極到對方投資興業,在不斷鞏固貿易領域合作的同時,積極向生產領域拓展,逐步形成雙邊企業間全方位、寬領域的緊密合作關系。經常性合作舉辦各類交流、交易活動,搭建載體,積極為國內外企業參與中俄經貿合作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牽線搭橋。民間各類商會、協會組織要充分發揮『潤滑』和調節作用,開展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創立解決經貿合作問題的體制和機制,直接為雙方投資企業服務。三是民間互動。政府要積極鼓勵和扶持民間合作組織發展,為民間合作組織的往來和發展創造條件。繼續擴大兩地在旅游、文化、教育、體育等各領域的合作關系,為打造『兩國一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