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電 今年,香港十所高等院校在我省首次自主招生,我省26名高分考生,順利通過面試,分別被這些香港高校錄取。9日,記者對3名被香港大學錄取的哈三中的考生進行了采訪。這3名考生雖然成績優秀,但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目前都在緊張地補習英語。
張婉瑩658分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
我得到港大 高額獎學金
以658分被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錄取的張婉瑩是今年港大在我省錄取的10名考生中分數最高的之一,也是獲得港大高額獎學金的考生。由於她高考成績位於全省前茅,面試成績優異,港大承諾除第一年在內地培養的學費和生活費需要她自己支付外,在香港上學的三年,學校每年給予她獎學金。她是港大在我省錄取的考生中,獎學金最高的一位。
我省有98人參加香港大學組織的面試,根據高考成績與面試成績,香港大學將在我省錄取10人。
除了報考『港大』外,張婉瑩在『零表』中還報考了香港中文大學,該學校也同意錄取。香港中文大學將給她總計約50萬元的獎學金。但是考慮到所學習的專業和今後的發展方向,張婉瑩最終還是選擇了香港大學。
何洋629分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
面試7人一個組 20分鍾英文闡述
『香港大學國際化的教學理念和全英文的教學模式吸引我報考。』何洋說,聽說香港大學在我省招生的消息後,她對香港大學這個聞名世界的高等學府非常感興趣。瀏覽了『港大』網站後,何洋決定報考香港大學的社會科學學院。
6月29日,高考成績達到『港大』錄取標准的何洋來到沈陽市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她回憶說,面試是分小組進行的,每7人為一組,主考官全用英文問答。她們進考場面試時,都非常緊張,而坐在圓桌旁邊兩位考官卻笑盈盈地看著他們。兩位考官先自我介紹說他們是香港大學的教授,然後又讓考生用英語逐一進行自我介紹。在自我介紹時,兩位考官時常用風趣幽默的話語活躍氣氛,不一會兒就驅散了考生們的緊張情緒。何洋所在小組的問題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不要小孩,對此你是怎麼看的?這些家庭是否會給社會帶來負面影響?政府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考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還詢問了考官的意見,20分鍾的面試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很快過去了。
面對將來,何洋表示,她希望通過努力,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學校設立的獎學金。
劉漪629分香港大學文學院
純英文教學方式 接受國際化教育
以629分的成績被香港大學文學院錄取的劉漪非常喜歡『港大』純英文的教學方式,因為她計劃大學畢業後到國外讀研究生。當初她報考『港大』,就是想體驗一下香港的文化環境,增長見識,並希望在大學裡能夠積淀一些前衛、開放的國際化知識和思想。
劉漪介紹說,到『港大』讀書後,第一年要學習基礎通識課程,第二年選專業,她會選擇國際政治,她對這個學科很感興趣,認為『港大』的這個專業會很有特色。
粗略算一下,沒有獎學金的劉漪在香港三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總共需要40多萬元人民幣,但她表示,父母都很支持,全家人盼望她到香港上學能受到國際化的優質教育。
據悉,被香港大學自主招生錄取的10名考生第一年均到浙江大學委托培養,從第二年起纔正式到香港上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