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跑『贏』山洪須打提前量
2007-07-10 09:46:3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馮建維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0日電 一陣急雨就能導致一場災難的發生,在夏汛期,這種因局地強降雨引發的山洪等突發性洪澇災害總是讓人感到防不勝防。在這種突發性災害面前如何纔能爭取到主動權,近年來,我省有關部門作了不少研究和試驗工作。

  局地暴雨不同於流域性洪水,一般來說,大江大河的防洪預案都有專門機構和專家反復研究論證,而山洪災害的防范和預防往往以村屯獨立運行為主,預案必需是每個村屯根據各自情況制定,一般沒有專家把關。在我省,暴雨多發區不在少數,很多基層乾部和群眾又恰恰缺乏防范知識,對預案的制定更是感到茫然。針對這種情況,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近兩年先後在海林、寧安等地開展了防山洪災害的試點。經過省、市、縣等多家防汛部門的反復研究,如今,當地每個村防突發性洪澇災害的預案都有了非常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應急措施方面已經具備了比較成型的經驗。

  比如位於寧安縣沙蘭河沿岸的王家村,如果1小時內降雨量超過25毫米,也就是說當河水上漲到位於沙蘭河邊的田廣榮和閻啟華兩家房前的臺階上,預案就要開始啟動。村防汛指揮部在發出預警信號的同時,要立即組織全村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為有效爭取提前量,當地每個村屯都指派專門的指揮員、雨情觀測員、水情觀測員和預警員。並加強了以每個村為中心的上下左右溝通,指派專門聯絡員實現水雨情的及時通報,以便各村屯及時開展避險自救。

  防山洪災害的另一個要點是會自救。由於暴雨災害成災快,而很多易受威脅的村屯又地處偏僻,關鍵時刻等待外部救援顯然不現實,因此必須提高群眾的避險自救能力。針對這一點,海林和寧安的一些山區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在汛前都組織了防汛演練;在每個村屯的顯要位置上都張貼了清晰的避險自救示意圖;同時家家都發了防災避險明白卡。讓大家在災害發生時知道怎樣跑、跑到哪兒纔安全。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房建告訴記者,『現在,這些經驗正作為樣板在全省推廣。』在今年的防山洪工作中,我省還首次提出做好重點部位的防范工作。要防止集中暴雨形成的山洪、泥石流封堵礦區井口或造成井道塌方,特別是豎井礦區,暴雨天氣要禁止下井作業;對山區旅游和水上旅游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房建認為,像山洪、泥石流等這種突發性洪澇災害來得快去得也快。當它發生時,防汛部門往往還來不及趕到現場一切就已經過去了。但是,這並不代表防汛部門對於這種災害就無計可施。事實上,這種災害是可防的,它真正考驗的其實是各級防汛部門的汛前准備工作是否細致、可行,防范措施是否真正到位。

  7月9日8時,松花江哈爾濱站水位113.46米,距警戒水位4.64米。杜懷宇 攝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