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1日電 省工商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拓創新、紮實工作,深入推進以建設服務工商、法治工商、誠信工商、責任工商、和諧工商和信息工商為目標的創新型工商建設,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龍江』做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省工商局先後受省部級以上表彰獎勵和榮譽30餘次,2001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2004年被評為全國『再就業先進集體』,2005年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連續8年被省委、省政府評為『端正政風行風,優化發展環境最佳最差單位評議活動』最佳單位,2007年被評定為省級文明行業建設先進系統。
樹立大局意識促進全省經濟發展
充分運用工商職能,大力優化服務措施、改進服務方式,積極為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想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大力支持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個私富農、龍頭帶農、品牌強農、市場興農、合同幫農、紅盾護農』六大支農行動。
全力支持服務國有企業改革。重點支持煤炭集團、煤機集團、紙業集團、糧食集團、旅游集團的重組工作,開設國企改革『綠色通道』,先後專題解決了大唐電力、龍煤、煤機、松花江制藥等一批國企改革難點問題。
積極支持服務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定出臺了支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支持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等若乾政策措施,為進駐企業提供政策輔導諮詢200多次,解決疑難問題83個。
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積極支持私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積極支持服務擴大對外開放。積極為綏芬河、東寧、黑河互市貿易區建設提供優質服務。積極為外商投資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
積極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大力支持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法律服務、中介等現代服務業,支持發展我省特色產品、綠色食品市場,鼓勵發展新型零售業態和連鎖經營。
全力支持企業實施商標發展戰略。全省現有馳名商標12件,著名商標345件。協助申報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1件,集體商標5件。
紮實做好支持再就業工作。年初以來,共為15273名符合再就業優惠政策人員辦理了個體工商戶執照,減免收費2013.13萬元。
加強責任意識維護安全消費環境
切實承擔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管職責,建立商品質量監管長效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工作。
定期開展了商品質量抽樣檢測。組織了對果露酒、糕點面包、兒童玩具、毛針織品等9類、462個批次的商品抽樣檢測,發布商品質量監測信息4期,對165個批次的不合格商品進行清查處理。
專項推進了農村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積極開展『食品安全示范店』的培育和評定工作,各市、地共評定出『食品安全示范店』208個。
集中開展了重大節日市場專項整治。共出動執法人員95969人次,查處制售假冒偽劣食品案件277件。
集中開展了豬肉禽蛋等副食品市場專項整治,確保市場秩序穩定。
深入開展『紅盾護農』行動。從嚴規范農資經營主體資格,全面落實『兩賬兩票、一卡一書』、種子留樣備查、農資經營企業信用分類監管等制度,打擊經銷假劣農資坑農害農的違法行為。
強化了煤礦等安全企業監管。重新登記和變更登記小煤礦24戶,下達處罰決定吊銷了85戶非法小煤礦營業執照。
嚴厲打擊了虛假違法廣告。以清理整治醫療、藥品、保健品、化妝品和美容服務業虛假廣告宣傳為重點,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查處違法廣告494件,規范違法廣告48件。
深入整治了服務行業的『霸王條款』。以商業、飲食、旅游、電信、有線電視、房屋買賣、裝修裝飾、物業管理、供熱等行業為重點,開展了清理整治『霸王條款』專項執法行動。
加大執法力度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
加大行政執法力度,著力解決當前市場經濟秩序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深入開展了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執法行動。重點查處了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采購以及資源開發和銀行信貸、證券期貨、商業保險等行業的商業賄賂違法案件,建立完善了部門協作機制和大案聯辦機制。
開展了打擊限制競爭和反壟斷執法行動。重點開展了針對供電、供水、供氣、交通運輸、專營專賣等壟斷性行業限制競爭行為的專項執法,嚴肅規范了酒類、化肥、煙草等行業的地區封鎖、地方保護行為。
開展了打擊傳銷和規范直銷執法行動。加強對轉型企業和直銷企業的監管規范,保證了全省直銷業健康規范發展。
開展了打擊商業欺詐執法行動。重點查處了仿冒誤導、虛假打折降價、不正當有獎銷售和設置合同陷阱、騙取合同保證金、實施合同詐騙等違法行為,共查處各類商業欺詐案件86件,案值64.67萬元。
開展了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執法行動。重點檢查了小煤礦、小化工廠及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食品加工銷售及餐飲業。今年一季度共查處無照經營案件56件,案值105萬元。
開展了重要商品市場專項整治。進一步加強了對陳化糧、燃油等商品市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