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收購價格攀高農民養豬熱情昇溫 專家提醒冷靜面對養豬熱
2007-07-11 10:59:5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蔡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1日電 近一段時間,生豬收購價格不斷攀高,農民的養豬熱情也被激發出來。業內人士提醒,面對新一輪養豬熱,養豬戶要冷靜。

  日前,省畜牧獸醫局組織了由省畜牧研究所張寶榮研究員、高聖玥副研究員,省獸醫研究所於萬纔研究員、穆永財副研究員,東北農業大學李金龍博士5人組成的生豬專家技術服務團深入到望奎縣,送科技下鄉,針對當前養豬業的發展形勢、養豬容易發生疾病等,進行了現場技術諮詢、解答,並向他們發放了豬標准化飼養管理技術規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治技術掛圖。

  走訪了幾十個養豬戶後,專家們對當前養殖戶的熱情表示了擔懮。

  農民王恩富養了兩百多頭豬,專家來到他家時,院中晾曬的霉變玉米格外引人注意。原來,由於飼料價格不斷上漲,為了降低成本,王恩富准備把霉變玉米晾曬後當作豬飼料。於萬纔說:『發了霉的玉米含有黃曲霉菌,母豬吃後容易造成流產,仔豬吃後容易死亡,根本就不能當飼料使用。』

  除了飼料存在問題外,最令專家擔懮的是農民搶購仔豬的不理智行為。由於前一階段母豬數量減少,很多農民為了趕上現階段的市場行情,紛紛到外地抓仔豬,有的甚至跑到吉林、遼寧。望奎縣衛星鎮就從外地抓回了五百多頭仔豬。專家們認為,這樣就容易把疫病帶到小區來,給飼養管理增加了難度。

  專家提醒農民,應該理智面對市場行情。從短期看,生豬價格走高對農民無疑是利好消息。但是生豬市場是有周期性的,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帶來損失。現在很多農民把育肥豬留做繁育母豬,這樣的母豬,在一個生產周期15個月後,生產能力肯定下降,進而影響到仔豬的質量;同時對防疫的放松也會給生豬養殖埋下重大隱患。

  李金龍建議:『不能盲目跟風市場,還是應該降低成本,養一些品種優良的三元雜交豬。真正做到優質高產,纔能保障農民的穩定收入。』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