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肉價還會走高存欄繼續增長 『龍江豬』質量好俏銷利好
2007-07-12 14:28:3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同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2日電 綠色的『龍江豬』質量好,每月都有近萬頭銷往外省。11日,記者從省畜牧獸醫局了解到,肉價走高將會持續到10月份,今年年底出欄的生豬都可以在市場上賣上好價錢。不過,價格大起之後可能就有大落,有關專家也提醒養豬戶,保護好『龍江豬』品牌形象,用長遠發展的眼光應對價格起伏,纔能獲得最大利益。

  肉價高漲原因有三

  『我省生豬市場現在的平均價格是每公斤12.5元,有些地方甚至接近每公斤13元,高價位將持續圍繞每公斤11.5元的中軸線發展,全國變化不會有太大起伏,每公斤浮動也就是1.5元左右。』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德勝說,今年5月以來,我省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畜牧獸醫局去年就進行了預測,情況基本接近,現在豬肉價格和生豬價格都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

  肉價咋漲這麼高?省畜牧獸醫局的動態監測和調查分析出三方面原因。

  其一,生豬存欄減少是價格上漲的直接原因。去年年初,養豬場大面積虧損,農戶養豬積極性下降,到去年5月全省種豬場母豬宰殺比例高達40%,育肥豬空欄率達到25%,望奎、綏化北林區、巴彥等養豬大縣(區)空欄率均在30%以上。雖然從去年10月生豬價格開始回昇,12月份曾恢復到每公斤9元,但大多數養豬戶仍然覺得養豬風險大、成本高,普遍沒有像往常那樣積極補欄恢復生產。

  其二,飼料漲價是生豬價格上昇的內在原因。據統計,目前我省玉米價格為每公斤1.23元,同比增長15%;豆粕價格為每公斤2.49元,同比增長6%;育肥豬配合飼料價格為每公斤1.93元,同比增長19.9%。隨著玉米、豆粕等飼料價格上漲,養豬成本也相應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生豬價格上漲。

  其三,全國性的生豬存欄、出欄減少,導致供求關系緊張是引發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2006年生豬價格降到保本點以下的時間長達半年之久,影響了養豬戶的積極性,導致全國性的生豬存欄下降。今年以來南方市場豬源嚴重不足,外省來我省采購生豬的數量大幅上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40%內銷,60%外銷,『北豬南調』使我省生豬市場豬源緊張,價格飆昇。

  年底行情還將利好

  王德勝副局長透露了兩條新信息,第一條是全國生豬供需緩解或者說是相對平衡,要到今年10月份纔能出現;第二條是我省生豬質量特別好,全國一些大的城市雖然已經明確實行了市場准入制度,但還沒有一個地區拒絕我省的生豬進入。『龍江豬』已經進入很多大城市的『綠色肉籃』,這對我省廣大養豬戶來說,絕對是一個利好的形勢。據悉,現在我省每月外運的生豬接近萬頭。

  『10月份之後生豬和豬肉價格可能會出現回落,但也是指與高價位相對的回落,比去年同期還是要高不少。今年年底出欄的豬,都可以獲得較好的效益,養豬戶可以視自身的養殖情況,大膽發展飼養規模。』透露這個信息的同時,王德勝提醒養豬戶在購入子豬時,必須注重價格的臨界點,即子豬價格最好是低於每公斤30元,否則就會帶來更高的生產成本。一些區域的子豬被炒到了每公斤30元,以往最低時百元就能買3個子豬,現在是200多元纔能買一只,價格實在是太高了。

  豬價六年一個周期

  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是不是會一直好下去呢?記者了解到,2000年10月時,我省生豬價格是每公斤5元錢,到2006年5月的時候,我省生豬價格跌破了每公斤5元錢,達到市場最低價,其後就引發了大量母豬被淘汰宰殺。『根據我們的以往經驗,豬價起落基本是六年一個大周期,大跌之後大漲,大漲之後又會出現大跌,養豬戶手中每頭豬的正常利潤是70元到150元,現在每頭豬的利潤可達到350元到400元,個別的甚至達到了500元。』王德勝說。

  省畜牧獸醫局預測,明年我省生豬和豬肉市場價格,將在一個時期出現較大的回落,建議養豬戶掌控好出欄和補欄時間,盡量使價格起落幅度變小,合理養殖就會支持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據介紹,現在我省養豬戶大多比較理性地進行生產,生豬補欄率很高,但並不盲目。

  政策調節生豬生產

  記者了解到,豬肉與其他肉類相比,是唯一的戰略性物資,我省的豬肉儲備庫都歸國家統一調度,並沒有動用過。近期,國家財政部專門出臺了文件,主要是針對母豬的保險和補貼,並要求加強生豬飼養特別是散養豬的疫病防治工作。我省生豬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持政策也即將出臺,該政策將促進養豬業在原種豬場、人工授精、交易市場、動態監控、信息引導、疾病防控等方面有新的提高。2006年當養豬業陷入低谷時,我省就在全國第一個出臺了財政1000萬元補貼母豬貸款利息的政策,各地市也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

  據介紹,現在生豬和豬肉的高價位,對我省養豬產業是一個拉動,農民的確在生豬生產方面得到了實惠。對此,一些城市居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政府也應出臺相應政策,通過多種途徑,對一些生活水平稍差的居民給予豬肉消費補貼。

  品牌豬要長遠發展

  『龍江豬』生豬外運要比豬肉外運成本貴,但外省不少經銷商還是在大量外運生豬。記者了解到,這些生豬在外運後還要經過精加工,其最終產生的效益要大於直接外運的豬肉。『龍江豬』每年可出欄2200多萬頭,我省的加工能力也達到了1600多萬頭,但營銷能力不行,在全國佔有不了多少市場份額。我們省是綠色大省,生豬之所以這麼受歡迎,就是因為質量好,今後加工業還有大幅發展空間。

  據悉,今後我省將重點做好七個方面工作,以求品牌豬長遠發展:抓住當前生豬產業發展的良好機遇,發揮我省綠色生豬產業的競爭力,大幅提高產業市場競爭力,把我省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經濟優勢,持續提高從業者的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標准化水平,建立全程的標准化體系,實現養豬產業種、料、管、銷的全程標准化,提高養豬場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科學飼養水平,積極采用先進的繁育技術、飼養技術實現良種良法的配套;加強疫病的防控,生豬生產疫病防控要特別加強高致病性蘭耳病的防治工作;通過規模化實現集約化提高市場競爭力;提昇產業化水平;提高生豬排泄物資源化處理覆蓋面,優化生活生產環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