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5日電 截至13日,我省已有33名考生被清華大學錄取。他們是如何考進眾多考生夢想的『清華園』?他們有什麼特別的學習方法?目前,記者對已被清華大學錄取的部分考生采訪時發現,這些『尖子生』學習的秘訣是:課堂知識融會貫通,課後注意歸納總結。
不搞『題海戰術』 注重基礎知識
哈三中考生孫鵬以698分的總成績並列排名哈市高考第六名,被清華大學能源動力系統及自動化專業錄取。在高考中,孫鵬的數學打了滿分150分,那麼他的數學究竟是怎麼學的?有何『秘訣』?孫鵬說,注意做類型題,善於總結歸納是他高考數學得滿分的原因。
自上初中開始,孫鵬的數學成績就很好,這為高中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昇入高中後,孫鵬發現同學中有很多人買了各種類型的練習冊做,通過搞『題海戰術』來提高成績,但是效果卻不是很好。在總結了其他同學的經驗教訓後,孫鵬認為,數學雖然應該通過做題來鍛煉思維,熟悉公式,但是盲目地做題不但搞得自己非常疲勞,效果還不明顯。於是他立足於課本上的習題和例題,將課本上的題目全部做會後,再做課外題。
孫鵬每天利用自習時間先將課本上的知識點通讀一遍,然後認真地將例題和課後習題做明白。即便是非常簡單的題目,他也不漏掉。對於選擇課外習題,孫鵬會和同學買一樣的,他說大家做一樣的題目,可以互相研究、探討,更有利於提高。從高一到高三的三年時間裡,孫鵬數學科目的學習和復習始終圍繞著課本和課外習題進行,但課外習題只是選取典型題,不會同時選擇同一類型的題目做很多遍。
孫鵬告訴記者,高考數學得滿分讓他認識到,高考非常重視基礎知識的考核,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上。
以688分被清華大學精儀器專業錄取的程帥也表示自己是從來不搞『題海戰術』的。他善於思考、總結各種題目的特點,將老師布置的題目理解透徹,做到舉一反三,一切難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勤於回頭看『失誤』 大量閱讀培養語感
哈市考生趙宇航今年以696分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在與幾門強項學科的比較下,趙宇航的『弱項』是英語,但是這個『弱項』的高考分數也達到了130分。她是怎麼將『弱項』變強的呢?趙宇航總結說,英語學習要大量閱讀,培養語感,成績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從高一開始,趙宇航的英語成績始終都徘徊在120分左右,與其他『強項』學科比顯得弱了一些。進入高三總復習階段,趙宇航強化英語練習,每天做大量的英語復習題,但是到了模擬考試後,這種強化練習突然失去了作用,不但成績沒有提高,還產生了厭學的逆反心理。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後,趙宇航及時調整心態,她買來趣味性很強的課外讀物和英語雜志取代索然無味的英語練習題。她每天都在小笑話、哲理故事中增強語感,成績也有了顯著提高。對於習題和課文閱讀中的生詞,趙宇航不主張每次都查字典硬背,因為不論怎樣用功都會遇到生詞,因此要培養把生詞放在語言環境中推斷意思和猜詞的能力。
在趙宇航的英語學習冊中有一個劃滿了紅色筆道的『錯題總結本』,這個小本記錄了她曾經做錯的題和不會的題。她將這些不會的題和做錯的題總結在一起,用紅筆在一旁注明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答案,經常翻閱這個小本,就可以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趙宇航說,不論是大考還是小考,她都會有針對性地看『錯題總結本』,這樣可以復習得更充分。
學習休息勞逸結合 分散記憶不搞疲勞戰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高分考生與其他年齡相仿的學生一樣喜歡運動、玩游戲,但是他們都能很理智地支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時間,懂得勞逸結合,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以684分被清華大學工程力學與航天技術專業錄取的哈三中考生南昊就是一個非常會利用學習時間的典型。與數、理、化成績相比,南昊的語文成績相對低一些,原因是他不習慣背誦。為了克服這個缺點,提高語文成績,南昊將枯燥的背誦分散在幾段時間內完成。每天晚上睡覺前看一遍,早晨起床再看一遍,白天利用下課或自習時間再強化一下記憶,這樣經常背誦,語段在不知不覺中就記住了。
高三的復習很緊張,怎樣纔會有休息和放松的時間呢?『上課注意聽講,不懂就問,不要積攢和遺留問題』是王哲的學習心得。哈三中考生王哲以686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錄取。王哲說,在課堂上要緊緊跟住老師,遇到不明白的問題立即發問,不要害怕被人笑話。不會的問題當堂解決了,自己就有休息和放松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