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6日電 哈爾濱市農村堆積如山的秸稈,如今可以變成型煤一樣的新能源。日前,秸稈半氣化爐分戶應用及秸稈固化成型綜合利用技術在呼蘭區通過鑒定。其主導產品———生物質半氣化采暖兼炊事高效節能爐和秸稈壓塊燃料,經去年冬季試驗取得滿意效果。上月底,市科技局決定將『秸稈能源』作為全市新農村建設重點開發項目,先期在呼蘭、阿城及通河3區縣示范推廣。
哈爾濱市是全國糧食主產區,每年伴生著近千萬噸秸稈,相當於600萬噸燃煤。由於秸稈利用率低,哈爾濱市每年都有大量秸稈變成垃圾,甚至成為安全隱患。而農村冬季采暖,又消耗了大量煤炭。如果將秸稈變成煤炭的替代用品,充分開發利用秸稈這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將取得環保、能源等多種經濟社會效益。
2006年春季,呼蘭區科信局將『秸稈能源開發利用』確定為科技攻關項目,重點研制開發『秸稈壓塊燃料及專用氣化爐』應用新技術,率先在全市農村進行『秸稈代替燃煤』試驗。為增加秸稈『能量』及應用便利,該技術首先要對秸稈進行壓縮成塊。呼蘭區科信局組織技術人員對南方飼料成型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解決了高寒地區冬季秸稈濕度大、氣溫低致使壓塊松散不成型等技術難題,使秸稈壓塊具有比重大、熱值高、燃燒好、成本低、使用方便、清潔衛生等優點。為使秸稈壓塊更好利用,呼蘭區科信局組織相關單位,研制出『半氣化、半直燃』秸稈壓塊氣化爐。經權威部門測試,該爐熱效率達75%以上,用5公斤塊料,能把54片暖氣片中100公斤水在25分鍾內加熱到回水70攝氏度。
2007年冬季,呼蘭區科信局選擇47家單位及農戶進行『秸稈代替燃煤』采暖試驗,結果全部達到設計要求,獲得圓滿成功。目前,『秸稈能源開發利用』項目的兩大關鍵技術———秸稈壓塊燃料及專用氣化爐應用技術,均已申報國家專利。
據了解,1.5噸秸稈壓塊的熱能相當於1噸燃煤,而成本只相當後者的1/2多。因此,有關人士認為,秸稈代替燃煤可以為農民接受,市場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