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8日電 題:人本管理助推山水園林城建設——關於七臺河市園林處工作創一流的調查思考
建強市、創一流需要以創新的工作思維為基礎,因為只有科學的方式方法,纔是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渡河之舟』。面對『建設山水園林七臺河』的大課題,市園林處把堅持以人為本作為工作中遵循的重要原則,各項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爭創國家級山水園林城的實踐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以人本管理助推山水園林城建設的做法,在建設龍江強市、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無疑對其它部門和單位做好新形勢下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鑒。為此,本報今天刊出市委政研室與七臺河日報社聯合調研組的專題調研,供大家借鑒交流。
市七次黨代會提出:在城市建設上,要打造山水園林七臺河,爭創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市。如何實現黨代會這一目標?作為主要職能部門的市園林處的作用該如何發揮?帶著這樣的疑問,市委政研室、七臺河日報社聯合調研組深入到市園林處進行了調研。調研中,我們深深感到:市園林處的變化是驚人的,他們創一流的做法更是值得總結的。
幾年來,他們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市的目標,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取得了創一流的突出工作業績。到2006年末,我市城區綠化覆蓋率、城市綠地率分別達到33%、29.4%,比2003年均增長1.3個百分點;人均公共綠地達到9.3平方米,比2003年增長0.63平方米,這些指標均位居全省前列,使我市連續六年保持了省級園林城市稱號,市園林處連續三年榮獲全省建設系統先進集體、省城市綠化先進單位、黑龍江省『十五』建設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短短三年時間裡,我市園林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這樣顯著的成績,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在『建強市、創一流』的實踐中脫穎而出,得益於他們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有一支高素質的園林隊伍,有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有一種紮實的工作作風。但令調研組感觸最深的,就是他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工作中處處注重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創造力,維護人的利益。他們的做法給我們以深刻的思考和啟發。
思考之一:事業是共同奮斗的載體,要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以崇高的事業來鼓舞人、凝聚人
人們常說,以事業為共同點的目標是凝聚人的最堅定的紐帶。那麼,如何把這一紐帶在工作中變為大家的共同追求、共同目標,真正起到鼓舞人、凝聚人的作用呢?調查中了解到,市園林處在實際工作中把創建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市作為凝聚人心的總目標,通過不同的方式使這一工作目標滲透到全體園林職工中,使園林系統的每一項工作、每一個人都緊緊圍繞這個共同目標、共同追求,去努力、去奮斗,去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這就把人的發展與事業的發展有機結合起來。
一是園林綠化追求高質量。為了達到小城要有大特色、小城要做大文章的目的,他們立足於城市與山水緊緊相連,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自然優勢,充分發揮園林職工創造力,在園林綠化活動中追求高質量,並突出特色、風格和品位,重點實施了『造綠運動』、『一整三化』活動、中心區『74151』綠化工程、建設『綠色七臺河』等,在此基礎上還建設公園、道路、廣場、結點等政府投資綠化重點工程50多項,綠化投資近千萬元,三年累計全民義務植樹151.38萬株,新增城市綠化覆蓋面積393.74公頃,新增公共綠地面積53.77公頃。
二是園林景觀追求高品位。雖然我市城市小,但他們要追求高品位的園林景觀。在桃山公園、仙洞山公園擴建和人民廣場、礦工廣場建設中,努力提高公園的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建設的精品工程,桃山公園也因此被評為全省『十佳公園』。在每年的公園雪雕及燈飾制作時,更注重突出景觀特色,桃山公園的『新農村新景象』及『燈鼓』、二轉盤的『十二生肖』和萬寶公園的『一帆風順』等雪雕給城市增添了亮麗景觀。
三是依法護綠追求高標准。在加大綠化宣傳力度的基礎上,他們嚴把綠化新建工程及維護工程質量關,使各項綠化工程都達到了精品設計、精致施工和精心管理的要求,綠化工程優良率達到95%以上。同時,他們還強化對全市各部門綠化工作督辦和綠化工作後期管護工作的指導,使綠化苗木保存率達98%,成活率達95%。三年來,他們共制止佔綠、毀綠現象60餘起,有效保護綠地面積近10000平方米。
四是為基層服務追求高效率。為做好全市基層單位的綠化工作,他們變督辦指導為深入服務,服務重點由中心區拓展到企業、廠礦、中小學校及街道社區,服務內容由提供綠化苗木、綠化設計到舉辦綠化培訓班、現場進行樹木栽植指導。在促進社區與庭院的綠化建設上,他們配合人事局多次舉辦社區園林綠化培訓班,講授專業綠化及管理知識;在促進花卉產業的發展上,他們與有關部門聯合舉辦了『桃源花卉展』,在桃山公園、仙洞山公園開展『七臺河市城市園林綠化圖片展』,展出效果圖30餘套;在解決基層綠化困難上,他們無償為社區及幫扶共建單位提供花苗、樹木3萬株,無償為茄子河區建設局、前山村等處提供綠化設計方案60套。這些有效的服務有力地促進了各區、縣、七煤公司的綠化建設,截至2006年末,全市共建成花園式單位21個,花園式居住區4個,省(甲)級庭院53個。
思考之二:制度是科學管理的前提,要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以嚴格的制度來規范人、引導人
制度制定容易,但要使制度能落實下去,並讓全體職工自覺遵守執行是難的。調查中我們感到,市園林處在制度的制定和落實過程中,堅持人本管理的理念,注重維護職工的權益,使各項規章制度體現了強烈的人本意識,從而更好地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真正達到了靠制度管人,靠制度樹形象,靠制度預防問題發生的目的。
一是從實際出發,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在落實好上級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針對管理上的薄弱環節,他們積極建立完善有關規章辦法,先後制定和完善了《七臺河市園林管理處工作職責及管理制度匯編》、《綠化管理管護工作手冊》、《綠化養護管理考評辦法》、《關於加強公園商服網點管理的有關規定》等等。伴隨著園林新業務的開展,他們建立了相應的制度辦法,確保制度不留空檔。如,2005年,他們制定的《關於加強公園商服網點管理的有關規定》,實現首次對公園商服網點進行規范;2006年,他們制定的《公園管理辦法》使公園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管理水平位居全省同行前列,《城市園林綠地技術規范》首次實現了對七臺河市城市園林綠化行業標准進行規范。
二是從細處著手,狠抓規章制度的落實。在制定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為保證制度的落實,他們將各項工作制度、管護細則和每位職工的工作職責及標准,通過『小冊子』的方式發給職工,並通過實行周檢查、月聯檢、年評比等措施,使管理管護效果大幅提昇。三是突出重點環節,加強對制度落實的監督。對要害部門和重要崗位管理人員實行重點檢查,加大監督力度。為調動職工遵守制度的積極性,他們還建立了重獎嚴罰等激勵約束機制,從而使園林處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使每個職工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各盡其責。
思考之三:素質是決定成敗的根本,要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通過學習來培養人、提高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園林工作就是栽花種草、公園保潔,不需要什麼高新技術,也沒什麼科研可談。實際上,隨著現代園林業的發展,科技和人纔成為了園林業發展的至關重要因素。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園林處的領導在工作中樹立科技發展園林的理念,把培養人纔作為最重要的基礎工作,努力打造高素質的職工隊伍。
一是強化內部學習,提高隊伍的理論水平。他們在全處職工中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注重堅持每周的集中學習,並側重區分機關和基層,側重忙季和冬閑時期,側重上級政策的指導性和重要性,對集中學習和自學時間合理安排。他們注重采取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每年舉辦一次一線工人參加的崗位技術培訓班,職工受教育面達95%以上。他們注重廣泛開展研討交流活動,相繼舉辦了『園林專業學術論文交流』、『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女性與社會』等不同主題的研討交流會,有20多篇園林專業學術論文被省、市刊物刊登並獲獎。城市綠化方面的論文、信息在《中國建設報》、《黑龍江日報》、《七臺河日報》等國家、省、市級報刊發表及電視臺播出。
二是強化在實踐中學習,提高職工業務技能。他們結合園林工作特點,開展現場指導學習,讓技術能手對苗木栽植、樹木剪型、機械養護、病蟲害防治等進行現場講解指導,職工從實踐中學到了真東西。為開拓職工視野,近幾年,他們組織職工近70人次到大連、北京、沈陽世博園等綠化先進地市學習考察,學習園林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提高我市的園林綠化水平。通過以上不同形式的學習,在園林隊伍中湧現出一批業務精、素質強的骨乾,截至2006年末,有1人考取了國家統招研究生、4人就讀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9人通過了自考專昇本入學考試,目前有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11人、工人技師11人、高級技術工人17人、中級工人9人。
三是強化學習創新,發揮人纔優勢。園林處的領導班子堅持學有所用的原則,在工作中積極開展自主創新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纔的作用。在攻克冬季大樹移植技術難關上,他們克服了陡坡綠化難度,在南出口山體綠化期間,通過精心試驗,使冬季大樹移植取得成功;他們在科學育種及草坪的化學除草實驗等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技術突破;在探索園林結點綠化上,他們結合綠化縱向延伸,對彩虹立交橋、萬寶公園廣場等結點進行綠化,共綠化結點近百處,結點綠化的做法成為全省首創,並得到了推廣;在綠化工程設計上,他們全部實現電腦制圖,並配有科學的預、決算,使綠化施工向標准化、質量化邁進;在園林設備的使用上,他們積極進行技術改造,降低配件損耗率,提高園林設備的使用率。這些創新活動的開展,不僅使園林綠化實現新的技術突破,也取得了諸多榮譽,他們先後獲得市『先進女職工』集體、市『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乾部職工中也湧現出一大批先進人物和模范代表,分別被授予『市十大傑出青年』、市首屆『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市行業女狀元』、市『三大工程』創新能手、『全市青年崗位能手』、『市青年科技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
思考之四:精神是推動發展的動力源泉,要堅持以人為本,就必須以高尚的精神來武裝人、塑造人
一個單位的職工能否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結向上的團隊精神,關鍵是看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看能否營造一個有集中、有民主、有自由的和諧工作環境。園林處的領導班子在工作中注重樹立團隊意識,打造園林精神,以此來凝聚隊伍、樹立形象。
一是通過倡導『敬業、愛崗、奉獻』的園林精神,來增強隊伍凝聚力。他們在職工中倡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並總結出『十多十少』、『戒之習』等工作和做人的信條以教育職工,這些做法使職工的敬業精神得到增強。去年冬季雪大,各公園管護職工為了能及時清理冰雪,保障人們正常的鍛煉與休閑活動,動員全家及親屬一起到山上清理冰雪,有位管護公園的女同志在自己無法按時完成任務時,為搶時間自己出錢僱人一起清理冰雪,以保證公園道路的暢通。他們融『德』、『志』、『情』於思想教育工作中,用園林處發展前景與自身的效益對比,教育職工樹立園林發展的成就意識,使職工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崗位,以此來增強職工的愛崗精神。此外,他們通過開展『樹園林人形象、展園林人風采,為園林事業作貢獻』活動,來增強職工的奉獻創新精神,並將這種精神付諸於創先爭優中。
二是通過解決職工困難,來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領導班子成員想職工所想,深入了解職工的實際困難,經多方協調,解決了萬寶公園職工工資、社保等多年來遺留的歷史難題,化解了矛盾。他們幫扶困難職工,解決了多年沈積的上訪問題,保證了穩定。他們還想方設法對辦公環境進行改善,開辦職工食堂,為各科室配備電腦,購買辦公桌椅,修繕會議室,提高職工福利待遇等,三年來,他們不僅解決了歷史欠賬80多萬元,還使固定資產增加了100多萬元。
三是通過開展特色活動培育園林文化。他們利用多種載體,讓園林的價值觀和發展理念滲透到每個員工心中,並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在元旦、春節、『三八』婦女節、『五四』青年節和『七一』黨的生日等節慶日,他們開展歌詠比賽、文藝晚會、主題演講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增加園林職工的集體意識。他們組織職工參加了向全市殘疾人獻愛心、向受災地區捐款、義務獻血等活動,引導園林職工關心公益事業,培養職工的大局意識。在服務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中,他們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活動,每年協助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開展『七臺河之夏』系列文化活動,公園職工平均每天超出工作時間3小時清理公園衛生,配合治安管理;公園管理單位還積極提供場地協助市有關企事業單位開展體育健身、宣傳及公益性活動,這些服務活動,增強了職工間的協作意識。公園的優質服務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的認可,每年接待省內外各大檢查組、考察團近2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