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街邊大排檔 愛你恨你都不容易
2007-07-19 15:05:3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姜斌 郭俊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9日電 露天大排檔,有人愛,有人怨。愛它的人說它最能展現城市夏日風情,怨它的人說它乾擾了自己的生活,管理大排檔也一直是城市管理部門的困惑。最近,哈市街頭經過合理『梳理』的大排檔悄悄在變——  

  涼爽的夏夜裡,露天飲食大排檔又紅火起來,街頭巷尾飄散著菜香、酒香、燒烤香,食客們的喧嘩聲也隨處可聞。近年來,對大排檔違章佔道經營、噪聲油煙擾民、破壞環境、食品不衛生等問題,多數市民反映強烈,有關部門也屢次清理整頓,但效果不盡如人意。今年的大排檔又是一種什麼狀況呢?記者進行了采訪。

  多數大排檔髒亂依舊

  近日晚間,記者走訪了在哈爾濱市道裡區、南崗區等地的街邊大排檔,發現路邊大排檔的生意十分紅火,幾乎每個大排檔都賓朋滿座。但紅火的生意卻以損害環境為前提,幾乎大排檔所設之處大多是垃圾遍地,衛生極差。

  記者在南崗區馬家街靠近大成街一端看到,雖然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但在這條街上仍然有三四家大排檔在營業,每家都有數十張餐桌擺在人行道上,在大排檔內,各種海鮮裝在大盆中,露天擺放在室外。馬路兩側的人行道被大排檔的桌椅佔得滿滿當當,不容行人通過。不寬的馬路兩側停滿了來就餐顧客的車輛,路過這裡的汽車都得小心翼翼地從馬路中間僅留的一條通道過去。據居住在附近的一位居民講,這裡的海鮮大排檔已經有很多年了,每年一到夏季這些大排檔就將桌椅擺放在人行道上,經營到第二天凌晨左右。

  隨後,記者在道裡區的通江街江邊附近看到,這裡成了大排檔聚集地,經營者都是臨時在此設置飯桌,每到晚上6時開始,這裡就成了食客的海洋,無論是車道還是人行道統統都被霸佔,經營燒烤或?炒的廚房露天設置,煙氣熏天,這些路邊排檔衛生狀況堪懮,由於是露天設置,大排檔都沒有衛生間,很多食客吃過飯後就在附近隨地方便,將周圍環境弄得污穢不堪。

  『既然堵不住,不如管起來』

  與別處不同,哈爾濱市香坊區的菜藝街上的大排檔顯得規矩、潔淨,街路兩側擺放整齊的遮陽傘、小帳篷,每家大排檔都用樣式統一的圍欄圈起來,幾乎每家都坐滿了食客。在這條街的大排檔,看不到露天加工燒烤食品的。

  據哈市香坊區城市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張福貴介紹,大排檔既是百姓需求的又是百姓反對的,由於哈爾濱有啤酒文化的氛圍,所以多年來很難清理。以前一直在清理,和商販打游擊戰,以堵為主,但由於執法力量有限,反而屢禁不止。散商散販是執法力量的七八倍,管理難度較大,老百姓也不認可,關於大排檔的投訴率非常高。從今年四月起,區城市管理局調研了北京、成都等地的大排檔管理模式,開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那就是疏導。並給自己一個定位:在不影響周邊居民的前提下,給市民提供一個休閑的環境。菜藝街是個試點,待成熟後逐漸向六順街、司徒街等擴展。

  日前,哈爾濱市道裡區安昇街、安寧街、河梁街等17條街路上的飯店與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簽訂了協議,這些飯店在街上的大排檔也可以合法經營了。

  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管理大排檔,香坊區城管局制定了《香坊區露天餐飲設置經營管理辦法》,對業戶設置了硬性標准,如確定業戶的經營行為、限制營業時間、設置統一的遮陽傘、對門前的設施進行管護、設置衛生間、禁止明火燒烤和設置音箱等,還對業戶進行宣傳,如有食客隨地便溺必須勸阻或清理。在標准上,設置的比較細化,審批上也比較嚴格,與業戶還簽訂了經營保證書,並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有衛生、工商等6家。據了解,目前已審批了40多家。道裡區針對『合法』的大排檔設置了14條標准。

  開始時業戶覺得是一種限制,但後來隨著食客的增加認識開始轉變,一家餃子城的業戶說,設置統一的桌椅、圍欄,感覺是成本的增加,但環境好了,食客也多了。附近的居民反映,管起來後,大排檔不擾民了。

  據香坊城管局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對業戶的營業時間限制到晚10時,管理人員和執法人員每天都在街路上巡視,但仍出現居民不滿意的現象。城管部門也認識到這種不完善,香坊城管局在近日召開了業主經營管理交流會,提高他們經營管理意識,讓他們形成主動遵守和踐行的意識,並打算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對不達標的業戶明年禁止申辦經營。

  哈市市民旬女士認為,合法化的大排檔還有缺憾,那些街邊違章佔道經營的大排檔更是缺乏管理,煙霧繚繞、油污垃圾遍地,所以哈爾濱的露天餐飲要想規范,城管部門的管理模式還有待科學化、精細化。

  尋找各方利益的平衡點

  黑龍江省法學研究所代所長、哈爾濱市人大代表王元慶認為,大排檔的出現有其必然性,對經營者而言,無形中擴大了經營范圍;對消費者而言,活躍了市民的夜生活。但的確利與弊共存,如果對經營者過於放縱,或者食客的文明程度不夠,是會對周圍居民和城市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尤其在晚間經營,正是市政管理的盲區,怎麼規范和管理就顯得愈發的重要。他認為,南方的一些做法可以借鑒,如三亞和杭州的大排檔都比較有規模,杭州的近江美食街對衛生核查的非常嚴格,當地人稱是『五星級的大排檔』。關鍵還是一個供求關系,首先看需求是否合理,然後看獲得的手段是否合法,不能簡單抑制,從社會效果看還得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在執法的手段上可以靈活,如周六周日可以適當放寬時間。政府部門有維護健康的市場秩序的責任,應該加大這方面的投入,該堵得堵,該疏導的時候得疏導,必須得找出各方利益的平衡點。

  對於如何管理大排檔,哈爾濱商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食品安全專家許麗萍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許教授認為,城市執法部門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大排檔的生存現象,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正確引導經營者向著合理軌道上靠攏。但是准許大排檔『合法化』,是我們經濟發展現階段的一個怪現象,這種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各項法制規定的不斷完善會逐漸消失。因為從食品安全角度上說,食品經營需要加工、儲藏、銷售、食用等環節,而大排檔從這幾個環節上說,都不符合食品安全規定。所以說,大排檔早晚是要取締的,而現階段所采取的准許大排檔生存的方法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可喜的轉變

  采訪中,哈市香坊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反復強調的一句話『人性化管理』,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城市管理者和散商散販一直是個矛盾體。商販希望以最小的成本去獲取最大的利潤,而管理者卻要想辦法維持秩序,平息多數群眾的怨言。訴求的不同,使他們屢屢發生直接衝突,有時甚至勢同水火,不可調和。一概地禁,有時是行不通的,但管理者有時也面臨困惑。就拿大排檔來說,一方面有那麼多的人以此為生,掀了人家的攤兒也就斷了人家的生路,而另一方面,許多市民還很認可這種大眾化的經營形式,把去大排檔喝酒聚餐作為一種消費時尚。那麼,如何在維護現有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去疏導這件事?是當今城市管理者必須要思考的課題。

  此次哈爾濱市部分區域對大排檔開禁,讓其合法化,以人性化的『梳理』取代掃蕩式的管理,讓人眼前一亮。這種執法理念的改進、執法方式的創新,體現出城市管理者對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區的恰當領悟。在采訪中,工作人員還說,對這種創新的管理模式他們自己心裡也沒有底,主要是害怕市民不接受,怕引起非議,這種顧慮也說明他們更加重視百姓的感受,更加求真務實,稱得上一個可喜的轉變。

  城市管理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寬嚴相濟,疏堵結合,說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香坊區城管對菜藝街大排檔的管理改進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們希望他們能繼續努力,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管理模式,最終使其制度化、規范化,從而為徹底解決這一困擾城市多年的管理難題提供一把『金鑰匙』。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