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攝
東北網7月20日電 作為優質、高效、清潔的新型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天然氣對於替代煤炭和石油等能源將發揮重要作用。如何用好用足大慶天然氣資源發展我省天然氣產業?如何在我省擴展天然氣利用的領域?
這些話題引起了業界人士的濃厚興趣。17日,中國城市燃氣學會副理事長、建設部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段常貴對本報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天然氣的能源消費佔比應達到33%
『對於年產量巨大的大慶天然氣來說,目前我省的利用率顯然偏低,這主要是由於消費結構導致的。民用天然氣用量太少了,必須要把天然氣利用擴展到工業、企業、商服等其他領域。』
在能源消費歷史中,19世紀是煤炭的世紀,20世紀是石油的世紀,21世紀就是天然氣的世紀。國際上認為本世紀天然氣在能源消費中的佔比應達到33%以上,目前,發達國家已經達到26%,而我國只有3%左右,靠民用來縮短這個差距是不現實的。
天然氣應用促可持續發展
段教授說,在獲得同等能源條件下,天然氣的減排作用和效果明顯,和煤炭等能源相比,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能夠產生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是最低的,所以天然氣是首選的環保燃料和清潔的化工原料。在工業生產中天然氣燃料在熱加工方面優勢很大,不僅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還能改善和提高工業產品的質量。此外,在燃料電池、冷熱電分布式能源供應、燃氣空調、汽車燃料、鍋爐及調峰電廠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用途。
事實也是這樣,工業企業領域是天然氣消費的主要領域,也是天然氣消費的大用戶。有數據表明,發達國家在天然氣能源使用方面,民用不超過30%,工業用可達到70%。一個城市要想擁有碧水藍天,靠天然氣的利用纔有可能辦得到,而天然氣的廣泛利用勢必會對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積極的推進作用。
合理簽訂『照付不議合同』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搶天然氣資源,天然氣缺口每年得有七、八百億立方米,而我們卻守著大慶天然氣這個寶庫,沒有理由不利用好這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段教授說,為了保證我省的天然氣供應,當務之急就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要做好天然氣利用的各種准備工作,其中首先要編制天然氣利用的規劃。因為要和上游企業簽訂『照付不議合同』,在搞好規劃的基礎上,『照付不議合同』纔能簽得合理,既不會產生『氣荒』的現象,也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另一方面,我省各地市盡快編制本地的天然氣利用規劃,安排好在城市、工業、天然氣化工等領域的天然氣利用項目,各相關企業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調查數據,全省最終形成統一規劃。
企校聯合做好天然氣利用規劃
在利用天然氣方面,我省除了具有大慶的豐富氣源外,在人纔、科研力量上更有獨特的優勢。哈爾濱工業大學設有國內最早的燃氣專業,具有造詣很高的專家隊伍,每年向全國輸送大量的燃氣專業人纔,學術成果和技術水平一直處在前沿,而負責開拓天然氣市場的燃氣公司技術力量十分雄厚。他建議企校聯合,一同做好天然氣的利用規劃及產業項目研究和技術攻關等工作。
他說,政府對利用天然氣的認識到位了,行動也要跟得上,這樣纔能主動抓住我國『十一五』規劃大力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的機遇,充分利用好大慶天然氣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我省天然氣產業,並努力使之成為我省的優勢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核心觀點
1、提高天然氣的能源消費佔比
2、合理簽訂『照付不議合同』
3、企校聯合做好利用規劃
新聞鏈接
『照付不議』是天然氣供應的國際慣例。供需雙方簽訂合同時,以年度合同量的一定比例作為最低提取量。用戶用氣未達到此量,仍須按此量付款;供氣方供氣未達到此量時,要對用戶作相應補償。簽署合同後,天然氣電廠很可能陷入一種危險的處境:一邊是天然氣不斷買進,需要按合同付款;另一邊是發的電無法上電網,賣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