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架起連心橋——記桃山區桃南街道黨委書記孫安紅
2007-07-20 15:09:59 來源:東北網—七臺河日報  作者:孫劍橋 高鴻 潘懷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0日電 題:架起連心橋——記桃山區桃南街道黨委書記孫安紅

  雖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卻在政府和群眾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她用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奉獻著一份赤誠。

  她就是孫安紅,桃山區桃南街道黨委書記、辦事處主任。

  群眾利益無小事

  街道雖小,但它時時貫穿黨的政策,事事聯系百姓的疾苦。孫安紅深知這個道理。一年冬天,一個老人領著一個孩子推開了孫安紅辦公室的門,一進屋老人就推了孩子一把:『快給姨跪下,快求求姨。』孩子一下子跪在她面前:『姨,我沒有家了,奶奶年紀大養不起我,不要我了。』經了解,孩子的爸爸因搶劫摩托車傷人致死被判死刑,媽媽經受不住打擊神經失常離家出走。看見孩子這樣,孫安紅不僅為孩子辦了低保,而且每月還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給孩子買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具。

  這只是孫安紅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幾年來,她先後幫助11名失足青少年走上正道,8名因困失學孩子重返校園,5名出走兒童重新回家。為建立社區救助體系,她發動轄區黨員乾部,成立全市第一家社區慈善超市,通過民政調撥、政府投入、企業支持、社會捐助等方式,對特困居民提供定期救助。從2004年開辦到現在,經常性救助居民812人,發放糧油、衣物、日常生活用品等各種救助物資累計折合資金近20萬元。

  乾就要乾出個樣

  2000年,孫安紅被調到興崗街道主持工作。興崗街道由於多年來一直沒人管,『髒亂差』現象十分突出,遺留垃圾2萬多立方米,私搭濫建嚴重……為了徹底改善興崗街的環境衛生,消除安全隱患,孫安紅到任第一個月,就帶領街道人員開展打道清障工作,雖然阻力很大,但經過14天的苦戰,終於打通道路25條,拆除佔道圍牆7處,扒掉違章房屋2座,居民區一下子亮堂多了。道打通了,她又開始組織修路,僅用11天就使轄區的道路煥然一新。為了保持路面質量,她發動群眾2600多人,挖掘路邊溝4000多延米,下涵管6處,使排水得到了解決。她又組織28家參戰單位,出動車輛265臺,人員624人,清理垃圾29200立方米,徹底結束了興崗街2萬多居民生活在垃圾山中的歷史。

  在桃南街道工作時,她抓住全市加強社區建設的契機,經過努力,使桃南街道6個社區的辦公用房全部得到解決,為街道積累固定資產200多萬元。又協調資金25萬元,對街道和社區的辦公樓進行裝修,設立了一站式辦公大廳,開設了10個服務窗口,使6個社區全部達到全市一流社區標准。

  為了大家捨小家

  街道工作千頭萬緒。多年來,孫安紅唯一感到虧欠的就是自己的家人。自從到街道工作,就很少休過禮拜天,孩子都被她扔怕了。去年孩子的班主任找到孫安紅說:『你家孩子上課總咬手指甲,這是內心緊張,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你們應該多關心關心孩子。』看見孩子十個手指甲都咬禿了,孫安紅的心裡非常難受,她覺得很對不起孩子。

  十多年來,孫安紅從沒因個人原因影響過工作。剛到街道工作第二年,她兩次骨折一次燙傷,可街道人少事兒多,三次她一共在家休了27天,就咬著牙上班了。因為腰椎骨橫突骨折和尾骨嚴重骨折,根本坐不了,她只能站著辦公,由於沒聽醫生的話住院手術,現在留下了後遺癥,一塊骨頭明顯高出來,睡覺不能平躺,醫生說再想矯治已經不容易了。

  十多年來,孫安紅的付出何止這些。

  幾分耕耘,幾分收獲。孫安紅帶領的集體曾代表市、區迎接國家、省、市檢查100多次,先後獲得國家級青年文明社區、全國經濟普查先進集體、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青年文明社區等各種榮譽稱號58項,她本人也連續四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先進工作者稱號,連續三年榮記三等功,三次被評為全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獲得全市『十佳』公僕、全省巾幗創業帶頭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