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2日電 入井人員帶煙火,當班沒有瓦檢員,風量不足,瓦斯超限,工人有權制止、舉報、撤離井下;收抵押金、強迫加班加點、克扣拖欠工資,撥打投訴電話……在雞西413處地方煤礦辦公室、井口顯眼處,都掛有『礦工六項權利』、『農民工維權』告示牌。
雞西地方煤礦井深、巷遠、瓦斯大,安全工作必須警鍾長鳴。6萬名一線礦工,40%來自外地,守護著安全生產最後一道防線。關愛礦工,切實維權,穩定隊伍,進而實現安全發展的目標,雞西身體力行,特事特辦。
政策先行遮風擋雨不留死角
關愛礦工,首先是對他們的生命負責。從2004年開始,雞西市政府強制所有地方礦井『立改斜』,累計投入5億多元。政府力度之大,礦主投入之多,在全國產煤地市中絕無僅有。
近年,雞西市政府硬性規定:地方煤礦開工每年必須繳納安全風險抵押金,特殊工種培訓必須到位,持證上崗率必須達到100%,必須按實際人數百分之百繳納工傷保險費和補充工傷保險費,否則不予發給生產許可證,並責令停止一切生產活動。私自招工和不經培訓上崗,發現一次罰款1萬元,停產整頓。錄用女工和未成年工,吊扣安全生產許可證。
今年,雞西市政府又出臺文件,設定勞動合同、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等『高壓線』,明確責任單位,逐一對煤礦進行』地毯式『排查。
在全省產煤地市中首家推行聯動式鏈條化年檢機制,不能出具繳納社會保險證明,或受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處罰的煤礦企業,工商行政管理登記機關緩期辦理年檢或注銷登記。市勞動監察支隊開闢『綠色通道』,『一條龍』高效受理礦工投訴,直達監察機構。勞動監察、仲裁部門和法律援助中心聯動,減免仲裁費用,免費打官司。今年以來,該支隊為483戶煤礦、建築企業負責人開辦了培訓班,清除勞動合同和保險死角。
企業跟進關愛礦工盡其所能
導向先行,政策護航,為6萬名礦工維權遮風擋雨。地煤企業從自身實際出發,盡其所能改善礦工生產生活條件,解決難題。
雞東寶泉無煙煤炭有限公司1060名一線采掘工,一半是來自省外的農民工。企業實行工資卡制度,杜絕了代領工資『吃空餉』現象。投資200多萬元建成礦工幸福小區和子弟學校,120戶礦工住進新房,孩子就讀分文不收。投資1600多萬元新修16.5公裡的水泥路,10月竣工後礦工乘車上下班。一次性為120名優秀班組長、采掘工、特殊工種人員辦理了養老保險,出資300多萬元為井下工人辦理了勞動保險和醫療保險。目前,一線礦工月均收入3500元,最高超過7000元,礦工勞動保護、福利待遇年均1000多元。統一安排礦工住宿,每間宿捨都有電視機,800平方米礦工浴室。礦工們安心於本職工作,工作時間最長的已達7年,一線采掘工日出勤率保持在95%以上。
心存感念外來礦工落地生根
去年11月至今年4月,雞西市地方煤礦經歷了歷史上時間最長的停產整頓期。市委、市政府和煤炭工業協會發出倡議後,幾百名礦主積極響應,有的無償給礦工發基本生活費,有的借錢給礦工渡過難關,有的求親問友幫助礦工找臨時性工作。半年間,在這支由幾萬名礦工組成的階段性『下崗』大軍中,沒有一人到行業主管部門煤炭工業局求助,也沒有發生一起到市政府上訪事件。
政府盡職盡責,企業關心關愛,鋪設出雞西地煤行業良性發展之路。近幾年,全國各地煤礦企業普遍招工難,而雞西市地方煤礦行業卻留住了一支心暢勁足的礦工隊伍,煤炭產量和經濟效益節節攀昇,為煤炭經濟佔有重要地位的雞西市又好又快發展注入了源源動力。
前不久,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全國總工會來雞西調研礦工權益保障情況。所見所聞讓他們大發感慨,調研也『跑題』了,企業和諧建設、礦主維權上了大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