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反響:外來打工者本是同根生 為何相煎急
外來打工者王祥富說,看到關於『子江裝卸隊』非法用工的報道,他感到難以置信。作為一個外來打工者,他特別理解許多像他一樣的外來打工者的心情。農民工到城市、一個陌生的地方找工作,大多數人的想法都差不多,希望先找個落腳的地方乾活保證溫飽,等慢慢適應後再找一個相對穩定、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因為文化水平低,他們只能先找一個靠力氣賺錢的活兒,而『子江裝卸隊』對外聲稱自己是『大公司』,高薪直招工人,工資日結還包吃住,這樣的待遇具有吸引力。
王祥富說,通過報道得知『子江裝卸隊』老板陳子江原本也是一名外來打工者,也曾在裝卸隊乾過活,上當受騙過。經歷了那些事情,陳子江應該對這些非法勾當深惡痛絕。可他竟為賺錢學習那些欺詐招數,欺騙更多同他當年一樣背井離鄉的求職者,昧著良心賺取『黑心錢』。王祥富說,『子江裝卸隊』不僅應把騙來的錢和壓榨的血汗錢返還,更應當受到有關部門的嚴懲。
公司職員:建議用法律武器維權
在哈爾濱市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崔瑩說,看到『子江裝卸隊』的一系列行徑,她聯想到舊社會靠一身蠻力生存的包身工。相對於那些每月僅能得到微薄收入糊口的包身工來說,『子江裝卸隊』的受害者們不僅拿不到自己的血汗錢,還要向『榨取』自己血汗的老板交一筆『統治費』。在以各種名義搜刮光求職者身上的錢後,『子江裝卸隊』利用工人們抱有一線希望的心情榨取勞動力,而後用種種說法不給工錢。『子江裝卸隊』的賺錢方式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崔瑩說,『子江裝卸隊』的受害者發覺自己上當受騙後,怕遭到報復,許多人不敢主動維權,這也反映出求職者法律意識淡薄。她認為,求職者特別是農民工應增強法律意識,不應輕信招聘廣告,盲目找工作,應通過相對正規的途徑找工作。如果遇到權益受到侵犯,應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出租車司機:政府應加大普法力度
哈市出租車司機王勇說,就在全國上下都在嚴厲打擊非法用工事件時,『子江裝卸隊』竟膽大妄為地非法用工,是什麼讓它如此囂張?
有關部門在查處過程中應幫助求職者要回其應得的錢,公安部門應追究『子江裝卸隊』刑事責任。『子江裝卸隊』通過虛假廣告向求職者收費,如果達到法定數額是否涉嫌詐騙。『子江裝卸隊』通過『榨淨』求職者身上錢的形式,讓工人無法回家只能留下來繼續乾活,是否構成限制人身自由罪?
王勇認為,如果想在短時間內解決求職者被騙問題,政府各相關部門應真正走進農民工群體中,把普及法律常識教育落到實處。有關部門應把農民工組織起來,選取一些有正義感、熱心的農民工作為代表學習法律。一旦發生權益受侵犯事件,農民工就可以發揮集體的力量。
專家觀點:『黑色經濟毒瘤』必須鏟除
哈爾濱理工大學教授楊文超說,『子江裝卸隊』采取毆打、恐嚇等方法榨取工人血汗錢,這顯然是繼『億拓偉業』事件之後,哈市發生的又一起典型的『黑色經濟』案件。它的存在不僅僅是對勞動力市場秩序的嚴重破壞,更是在侵蝕整個社會經濟穩定、和諧的根基,是生長在市場經濟中的『毒瘤』,必須及時鏟除。
正是由於某些職能部門對『億拓偉業』事件的執法力度還不夠和勤政欠缺,『億拓偉業』責任人始終逍遙法外,纔使後來像『子江裝卸隊』這樣的『黑色經濟』抬頭肆虐,無形中為其滋生和助長提供條件。這是政府有些部門存在明顯的不作為、懶作為現象引發的不良後果,應當引起政府部門的反思。
哈市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孔鳳娟說:在哈市『億拓偉業』事件被媒體揭露後,在全國人民不斷對『黑磚窯』非法虐工的聲討聲中,『子江裝卸隊』事件發生,說明政府監管和打擊力度不夠。由於『億拓偉業』實際上並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也就沒能實現『殺一儆百』的威懾作用,使『子江裝卸隊』之流認為違法成本低,大不了一走了之。這等於是對政府執政和執法能力的公然蔑視和嘲弄,在社會上影響惡劣。
政府部門應當總結的教訓一是要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大違法成本,讓違法犯罪者傾家蕩產、身敗名裂。二是避免職能交叉、責任不清,各部門都管又都不管的現象發生,要明確一個部門負總責。
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蔣立東說:在市場經濟中,政府應承認『黑色經濟』客觀存在,它是一個新課題,對社會全面發展危害巨大,後患無窮,必須給予充分重視。同時政府職能部門要盡快建立應對機制,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有力打擊。只有這樣纔能構建一個和諧龍江,纔能建立一個正常有序的社會秩序。而此前,政府有關部門以找不到『億拓偉業』責任人就結不了案的說法只能說明司法部門介入晚,行動慢,最後讓責任人逃脫法律制裁。
弱勢群體更需勞動就業保障
省政府參事、東北林業大學教授許秀雯說:無論是『億拓偉業』還是『子江裝卸隊』,他們都是把黑手伸向靠出賣體力吃飯的裝卸工人,而這些工人絕大部分是來自農村的務工人員,是城市中缺少經濟基礎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弱勢群體。『工人們發覺上當後,怕討薪被打不得不選擇偷偷逃離。而一些連路費都被「榨淨」的工人,因無錢回家,被迫困在裝卸隊,等待遙遙無期的血汗錢。』這樣的境遇是悲慘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是與社會主義法律制度和社會道德背道而馳的,政府部門責無旁貸地要施以援手,拯救被困務工人員,並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正義只有靠制度來維護,盡快建立對弱勢群體勞動和就業保障機制最能體現社會公平、公正。
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蔣立東說,建立對弱勢群體勞動和就業保障機制首先是嚴格執法。目前,據有關部門的調查,我國《勞動法》的執行效果較差,問題頗多。而《勞動法》是規范單位、企業用工行為和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利的一部專門法律。如果法律得不到有效貫徹和落實,那麼廣大勞動者的權益如何得到維護呢?
企業要起承擔社會責任
哈市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孔鳳娟說: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或經營過程中,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或對社會應盡的義務,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表現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特別是在進行決策時,除了要考慮投資人的利益或企業本身的利益之外,還應適當考慮與企業行為有密切關系的其他利益群體及社會的利益。而掌握貨源的企業,往往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將裝卸活委托缺乏信譽和資質的『黑裝卸』,造成像『億拓偉業』和『子江裝卸隊』這樣惡性事件發生。原因是這些企業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
孔鳳娟說,多年來,大家一直在強調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但是很少有人強調市場經濟也是道德經濟。沒有真正構建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標准來,缺失了社會道德標准的社會,什麼都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