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雞西中俄文化交流周架起兩國新『鵲橋』
2007-07-25 11:36: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劍風 周軍 李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5日電 定位於『友好、交流、發展』的雞西中俄文化交流周已連續舉辦了三屆,每一屆都熱熱鬧鬧,每一屆都成果豐碩,每一屆都令人難忘。

  從2004年舉辦首屆中俄文化交流周開始,雞西市提出,城市文化建設圍繞『交流』轉、設施圍繞『交流』建、品牌圍繞『交流』乾。這是一座架起在中俄兩國人民間的『鵲橋』,這邊兩國地方官員共商發展大計,那邊文、體、教育界學者、企業家交流交往日益活躍。

  文化周首開雞西市『會展經濟』先河。陶瓷玉器、名牌服裝、圖書、花鳥魚、中華美食展銷,每天為客商帶來可觀收入,企業與俄羅斯、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聯姻』。科技成果展洽會上,機械、電子、生物醫藥、環保科技成果大出風頭,全市近百家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和政府部門,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國相關部門實現對接。

  交流周促旅游昇溫。旅游『膨脹效應』對相關產業拉動明顯:千名俄羅斯人游雞西,『五轉』、『十看』個個是賣點。轉文化園區品味高,轉展銷園區商品俏,轉購物園區風情濃,轉飲食園區特色全,轉工、農園區資源茂。看麒麟山、興凱湖、烏蘇裡江,看北大荒書法長廊、虎頭地下要塞……100戶景區農家旅館忙壞了,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乾農家活、看農家景、購農家物,俄羅斯游客大呼過癮。虎林俄羅斯商品一條街、密山對俄經貿不夜城也『火』了。按展會經濟對GDP拉動比概算,一屆交流周貢獻上億元,堪比『黃金周』。

  交流周『燒旺』了經貿。第三屆交流周,中俄科技合作成了最大亮點。推介項目涵蓋工業、旅游、基礎設施、商貿流通等領域,40個項目簽約。其中,中俄經貿合同10項,簽約額2771萬美元;中外科技合作項目13項,國內經貿科技合作項目17項,合作金額5億元,為歷年合同項目投資總額最高。

  交流周成為市民的『狂歡節』。瓷玉珠翠琳琅滿目,風味美食香飄街巷,書畫筆會高雅大氣,體育賽事精彩紛呈,令市民和俄羅斯客人流連忘返。『穆棱河之夜』焰火晚會萬人空巷,兩國演員聯袂演出人流成海。

  『雞西是個好地方,人民熱情好客。做生意、談合作,我們又順心又放心。』俄羅斯客商伊萬諾維奇由衷感慨。雞西商界更是熱度高漲。瓜瓜叫食品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交流周打開了地產品銷路,為走出國門奠定了基礎。』

  人熟為寶。中俄文化交流周穿針引線,編織成中俄貿易的『彩帶』。你來我往中,雞西企業家在俄羅斯抓住了新的商機,俄羅斯人也在雞西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

  發揮地域文化優勢努力實現雙贏

  地方文化如何傳承發展?文化產業如何經營壯大?文化如何為經濟搭臺唱戲?交流周讓雞西人找到了『金鑰匙』。

  雞西,文化的『多棱體』地帶。俄羅斯文化、新開流文化、興凱湖文化、知青文化、礦山文化……『多元』、『混血』是特色,更是獨一無二的優勢。

  第二屆交流周期間,在俄羅斯客人的驚嘆聲中,雞西市民陳福貴的糖畫換成了一張張鈔票。交流周向他敞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讓他『野心』萌動:『我要多多學習中國民間技藝,展示給更多的國際朋友。』

  煥發文化的魅力,首要的是立足於民族的、地域的特色文化。三屆交流周基本沒請『大腕』、『巨星』登臺,卻越辦越『火』。國家主席胡錦濤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中國俄羅斯年』舉行會晤,在新浪網的專題網頁上,唯有雞西市舉辦的中俄文化交流周、興凱湖中俄區域合作論壇四張圖片被采用,足見其影響力、輻射力。

  3年來,交流周創新的腳步越邁越大,效果越來越顯著,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快速成長為心智兼修、體貌健美的翩翩少年。如同一個盛大節日,交流周成了雞西人每年的企盼。如同一張燙金名片,交流周吸引了中俄兩國人民的眼球。

  文化與經濟聯姻,不僅催生了雞西發展壯大進程中的『新經濟』,而且對經濟生活產生了強大的反哺力。借雞下蛋、借牌上市、借船出海、借臺唱戲、借本求利、借腦生財、借梯上樹、借名增譽——這些詞匯,從各個角度為交流周做了最形象的注解。

  叫響城市品牌成就品牌城市

  中俄文化交流周,是雞西人站高望遠放的『長線』。

  市場化程度,是檢驗品牌價值的標准,是交流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單看交流周的廣告宣傳,前兩屆寥寥數筆,政府『買單』。第三屆鋪天蓋地,商家紛紛爭奪冠名權。一位連續參加過三屆交流周的外商評價:『雞西舉辦交流周條件越來越成熟,效果越來越好,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

  一個文化經濟品牌的培育,同樣需要一個孵化期。交流周由『賠錢』到『賺錢』,從『屋裡』走到『門外』,也要經過多年的打造和磨礪。交流周的參與者,由第一屆的俄羅斯,到第二屆的龍、港、澳、俄等國家和地區,再躍昇到第三屆的龍、港、澳、俄、日、韓、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雞西的餐飲、旅游、娛樂、購物,也水漲船高步步『登天』。

  『每個城市都以其特有節日為載體,宣傳本地的歷史文化、物產資源、投資環境等優勢。雞西中俄文化交流周有聲有色,日後必有大成。』一位見多識廣的港商作出論斷。

  雞西市委書記邱玉泉更是信心十足:『看雞西不要看中國的地圖,要看世界地圖,你就知道雞西所處的位置了。國與國之間、政府之間、企業之間和民間的合作,都離不開文化上的認同和交流。只有建立在深厚文化底蘊基礎上的經貿合作,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長遠的戰略合作。』

  一壇陳年佳釀,足以吸引『酒仙』們不遠千裡、萬裡而來。中俄文化交流周叫響了雞西的城市品牌,成就了雞西品牌城市建設。文化與經濟良性互動,結果必定是一個字:贏。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