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GDP增幅高於全國水平
2007-07-26 09:40: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6日電 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經濟在連續多年高位運行的基礎上,繼續較快增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1.9%,增幅同比加快1.5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連續5年同期保持在10%以上,是1992年實行季度GDP核算以來同期的最高增幅。這是記者從省政府25日召開的上半年全省宏觀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CPI同比上漲3.5%

  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同期上漲3.5%,漲幅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3.6%,農村上漲3.5%。

  上半年,CPI漲幅呈逐月增長態勢,突破調控目標(3%)0.5個百分點。尤其是5月、6月,漲幅分別高達4.8%和6.1%。主要原因是食品類價格帶動了CPI上漲,食品價格上漲8%,拉動CPI上漲2.65個百分點,其中糧食上漲7.2%、鮮蛋上漲36.6%、肉禽及其制品上漲24.8%、油脂上漲28.9%、鮮菜價格下降8.1%。

  其他類別商品價格,除娛樂體育文化用品價格及服務價格下降外,均不同程度上漲,居住上漲4.7%、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2.1%、交通和通信上漲1.4%、衣著上漲1.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0.8%、煙酒及用品上漲0.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下降1.7%。

  近兩個月物價快速上漲,這會對我省造成什麼影響呢?新聞發言人表示,上半年,CPI雖然突破了警戒線(3%),但仍在可承受范圍內,總體上看漲價對我省利大於弊。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尤其是肉、禽、蛋及其制品價格大幅走高,這是對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補償和農副產品價格的合理回歸,有利於農民增收。同時,由於我省產業結構多為上游企業,原字號的較多,漲價有利於企業增效。但一定程度上漲價會造成部分行業生產成本上昇,給經濟發展帶來壓力,也對城鄉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質量帶來影響。因物價上漲,1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實際收入少了97元,人均消費支出多89元,其中91%是由食品價格上漲引起的;5%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剔除物價因素後實際收入下降1.4%,人均消費又多支出56元,其中因食品價格上漲多支出46元。

  地方工業利稅97.3億景氣指數136.7點

  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速加快,實現增加值1041.5億元,增長9.6%,增幅提高1.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1735.2億元,增長14%,增幅持平;第一產業增加值150.3億元,增長3.7%,增幅下降1.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加大,由26.8%提高到29.8%,提高3個百分點。同時,全省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微觀企業景氣度攀昇,全省企業景氣指數達136.7點,比上年同期上昇6.02點,達到歷史最高;企業家對宏觀經濟形勢信心看漲,信心指數達134.4點,同比提高4.02點。

  工業生產增速加快,地方效益大幅提高。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31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增幅同比加快0.4個百分點,連續八年同期保持兩位數增長。受大慶油田量減價降的影響,整體工業利潤略有下降。地方工業經濟效益高幅攀昇,實現利稅97.3億元,增長42.9%;地方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27.6,增加16.4點,虧損企業虧損額下降30.6%。

  對俄貿易大幅回昇。上半年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69.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1個百分點。其中對俄貿易實現進出口40.8億元,增長56.8%。

  種植結構有所調整,玉米和水稻種植面積增加,而小麥和大豆種植面積有所下降。由於各類農作物均種在了豐產期,苗情近年來最好。總播種面積為17611.8萬畝,比上年增長1.2%。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26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4%。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農村投資增速尤為明顯。消費品市場活躍。全省上半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7.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另外,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7%;全省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36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9%。

  生豬出欄同比增長3%

  年初以來,全省畜牧業克服了市場收縮、成本上昇、價格波動、疫情較重等不利因素,生產保持了平穩的發展態勢,肉、蛋等畜產品價格持續處在高位,養殖效益較好;畜禽存欄減少,出欄增加,總量穩定。上半年,生豬、肉牛出欄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3%和1.2%,豬牛羊肉、牛奶產量分別增長2%和3.9%。

  從畜牧業生產方面看,生豬出欄和牛奶產量增速與上年相比有所回落。對此,新聞發言人表示,生豬生產和奶業去年遇到一定困難和問題。生豬生產存在著不穩定性,目前我省很多農民養殖戶面對生豬高價位、養殖成本上漲,觀望氣氛濃,補欄積極性不高。今年6月末與上年末相比,生豬存欄下降8%,其中能繁殖的母豬下降10.9%,這不利於生豬生產的可持性發展,不利於農民持續增收。奶業低速低效。目前奶農售奶價格在1.75元/公斤左右,僅比上年平均價漲了5.4%,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9.5%,導致飼養成本上昇、養殖戶效益下滑。今年上半年,全省奶牛存欄、牛奶產量增幅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降低2.5和6.9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