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
姜運廷
姜運廷是綏化武裝戰線上難得的領導乾部典型。他埋頭苦乾,在強武精兵上忘我投入,在參加地方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為老百姓辦實事上盡心竭力。這一典型,回答了領導乾部怎麼履行職責、怎麼做公僕的問題,不愧為一個優秀的領導乾部。這樣的典型出現在我們身邊,是我們軍分區的驕傲。——綏化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呂佔明
全省武裝戰線上,有一面飄揚了21年的紅旗——望奎縣人武部。現任部長姜運廷是這支紅旗集體的第三任旗手。多年來,姜運廷按照『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目標,認真履行職責,在人武部內營造了『站排頭、爭第一、扛紅旗』的濃厚氛圍。
軍地結合的陣地上,姜運廷忠誠使命,恪盡職守,精武愛民,成為全省武裝戰線的標杆和榜樣。
前不久,他被評為沈陽軍區人武戰線唯一的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標兵個人,這是全省人武戰線多年來少有的殊榮。
心系使命精武強兵 打造一支鋼鐵隊伍
姜運廷(左)帶頭學習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組織把我放到了人武部長的崗位上,我就要擔負起責任,對得起這個稱謂。乾一天就要乾好兩個半晌、在位一分鍾就要奮斗60秒,這是對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最好回報』。姜運廷說到做到,踏踏實實的乾事創業,使望奎人武部這面紅旗更佳璀璨奪目。
2002年6月,姜運廷從綏化軍分區調到望奎人武部,接過了前任的接力棒。上任時,他給自己定下了標准:不僅要把望奎人武部的這面紅旗扛好,還要讓紅旗更紅。
千頭萬緒哪入手?差距就是突破口。上任沒幾天,綏化市和望奎縣領導來人武部開展『軍事日』活動,臨時動議與民兵來個射擊對抗賽,誰也沒有料到,民兵竟在對抗賽中1:2敗北。
受過正規訓練的民兵竟打不過『散兵游勇』,一時間,姜運廷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射擊失利,這事說小了,是民兵軍事技術不過硬,素質欠缺,說大了,事關國防建設整體,事關國家安危大局。作為國防後備力量的民兵素質不過硬,怎麼能做到『平時能應急,戰時能應戰』。
居安思危,放眼長遠,姜運廷把必勝的決心化為埋頭苦乾的行動。他提出:平時訓練為戰時,大力提高戰斗力。軍事訓練決不搞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繡腿』,必須按照『真打實備』的要求和一流的標准落實。
『不乾則已,乾就向一流標准看齊』。一系列科學嚴密的訓練兩個月後顯現實效。2002年8月,望奎女民兵82迫擊炮分隊奉命接受省軍區的考核,取得了15發炮彈全部命中目標,獲全省第一的優異成績。
十幾塊摘金奪銀的軍事比武、國防動員演練獎牌,無一不凝結著姜運廷的心血和汗水。
2006年9月,望奎女民兵承擔起省軍區『兩應』能力建設推進會現場演示重任,緊要關頭,姜運廷腰間盤突出的老病又犯了。戰友們強行把他送進醫院,他卻偷偷跑了出來,讓人用擔架直接抬到訓練現場。一連20多天,他與民兵同吃同住同上訓練場,一瘸一拐組織練兵。白天,迷彩服濕了乾,乾了濕;晚上,蚊子成群結隊騷擾;訓練時出現了啞彈,他命令所有的人後退
提及當時的情景,一同參訓的戰友王景榮眼圈紅了,『當時住的房子由於剛建起來,炕都沒有乾根本沒有辦法住,只能睡在潮濕的地上。姜部長的腰間盤突出的毛病還犯了,常常疼得直不起腰來,就這樣他與大家一起睡了28天的地鋪。有一次雨中訓練,姜部長一次次的臥倒在濕透的墊子上指導大家訓練,很多民兵當時就哭了』
榜樣的力量無窮!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民兵們士氣高昂,技戰術水平超常發揮,19發炮彈12發用瞄准鏡瞄准,7發憑手感目測瞄准,全部命中目標,打出了現役部隊至少訓練一年纔能達到的水准。全場掌聲雷動!掌聲,是對民兵出色軍事技術的贊譽,也是對姜運廷的敬意和褒獎。
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破解難題求發展
姜運廷指導民兵訓練
新形勢下,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整組編兵難落實、農村兵員難征集、基層活動難開展等問題顯得尤為突出,成為困擾人武部門的一塊『心病』。如何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民兵隊伍,姜運廷對此夜不能寐,苦苦思索。
面對難題,姜運廷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積極組織機關乾部下基層,調查研究,尋找『良方妙藥』。帶著事先擬出的50多個課題調查、走訪、座談、交流,姜運廷與部機關乾部職工積極進行研究探索,先後總結出『三借三靠三個延伸』的整組編兵新思路,推出『強化四個機制』的征兵工作新舉措,先後形成了30餘份調研報告,為諸多困擾民兵隊伍建設的問題拿出了有效對策。
幾年中,姜運廷跑遍了全縣15個鄉鎮、1個社管委,足跡遍布數百個村屯。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幾乎沒有雙休日的五年。
為了獲取國防動員調查的真實數據,姜運廷經過反復調研,針對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實際,提出了『可控與不可控相結合』的預儲預征新思路,與糧食、通訊、交通等31個部門簽訂協議書,明確動員職責任務。他利用2個月的時間,帶領機關同志跑遍城鄉大小集市和個體工商戶,逐項登記流通領域物資,確保遇有情況及時征用。
2003年8月,望奎縣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災情發生後,望奎縣人武部按照應急動員方案,不到半天工夫就動員集結民兵1500餘人、車輛40多臺、民用漁船32只,緊急征用2萬條編織袋,迅速投入戰斗,圓滿完成了抗洪任務。
高質量征兵,輸送最好的士兵,滿足新時期部隊現代化、信息化建設對優質兵源需要,在近年來征兵難的大形勢下,姜運廷迎難而上。
每年征兵時,姜運廷與機關乾部都把當兵有啥奔頭、得啥實惠等逐條逐項列出來,印成小冊子發給適齡青年和家長,幫著一筆筆算當兵的政治帳、經濟帳和前途帳。在電臺、電視臺播放專題片,給發征兵短信,送征兵小冊子,進村入戶與適齡青年座談,為高素質青年開闢報名、體檢綠色通道……
入情入理的思想發動,極大地激發了適齡青年的從軍熱情。去年,這個縣出現了多年不遇的踴躍參軍的場面,16名在校大學生和11名大專以上學歷適齡青年報名應征,青島恆星學院大學生劉佩夫專程乘飛機返鄉參加報名體檢,在當地傳為佳話。
為保證征兵質量,姜運廷和乾部們約法三章:違反政策的事堅決不辦,不合格的兵堅決不收,收禮受賄堅決不乾!
2006年,縣裡有位領導說有個親戚要當兵,請他幫忙辦一下,這位領導平時對武裝部工作沒少支持,這個情,姜運廷一直記著,但因年齡不夠,姜運廷不能破這個例。他找到這位領導嘮了小半天,終於取得了理解和支持。姜運廷上任五年,望奎人武部向部隊輸送兵員近千名,從未出現一例責任退兵。
積極協調健全制度 作穩定軍心的娘家人
姜運廷(左)深入到村屯進行征兵宣傳
姜運廷常說一句話:『不能讓戰士在軍營奉獻,父母在家受苦;不能讓打過仗、立過功的老復員軍人寒心。』
針對獨生子女參軍後家裡返貧的問題,在他的協調下,縣裡把農村義務兵優待金上調了1000元,並開展了以『三送』『四幫』為內容的暖軍心幫軍困活動,縣領導帶隊為每名現役士兵家庭送去一個光榮軍屬牌、一份新春禮包和一套科技書籍,160多名民兵與缺少勞力的軍屬戶結成幫帶對子,負責幫種、幫鏟、幫趟、幫收,消息傳到部隊,一些部隊領導紛紛來信來電致謝。
衛星鎮抗美援朝老復員軍人付纔家房子年久失修,夏天漏雨冬天灌風,姜運廷多次協調,幫他籌集到2000多元的磚瓦木料,人武部又拿出2000元錢,破房子終於得到修繕,付老漢心裡樂開了花:『都是托姜部長的福啊!『
衛星鎮水東村復員軍人沈超文幾年前因意外事故去世,留下妻兒和一座塌了後牆的破草房,姜運廷協調民政部門和鄉村共同為他家蓋新房。眼看沒錢停工了,他又自掏腰包買來兩噸水泥,今秋,一家人就能住上新房了。
退伍兵安置問題,姜運廷常掛心上。每年,他都組織返鄉老兵座談會,幫助他們設計出路,並及時向縣領導匯報退伍兵就業情況,與縣民政局協調解決辦法。在他的參與下,縣裡出臺了《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暫行辦法》,僅2004年就一次性安置63人。人武部還與縣勞動部門建立就業聯系制度,先後輸出800多人次,與縣裡8家私營企業聯系,累計協調就業崗位120多個。
姜運廷意識到,開展新形勢下的武裝工作,單『憑關系』、『看面子』、難以為繼,必須要有可靠的制度作保證。為此,他從自己的雙重職能出發,認真履行雙重使命,以實際行動贏得了當地黨委政府的信賴,著眼於依法建武裝這個根本。通過協調,望奎縣將武裝工作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縣裡相繼出臺了《加強黨管武裝工作的意見》、《雙擁工作若乾問題的意見》等近十部地方性法規,並將武裝工作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從而使武裝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的軌道。
在姜運廷的積極協調下,望奎縣近年來深入實施了為現役軍人、軍烈屬和老復員軍人辦實事、解難題的『暖軍工程』、『幸福工程』,3名轉業乾部、142名退役士兵、6名隨軍家屬得到妥善安置,社會各界到駐軍走訪慰問1200餘人次,各級政府為老復員軍人修建住房400餘戶,解決醫療費用近百萬元。
姜運廷與適齡青年交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