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雙鴨山奮起抗災 努力減少旱災造成的損失
2007-08-01 09:21:15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王超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日電 自六月中旬以來,雙鴨山市遭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出現了50年來極為罕見的嚴重旱災。面對嚴峻的旱情,全市上下緊急行動起來,奮起抗災,力爭將旱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進入6月份以來雙市持續高溫、無雨,致使所轄四縣四區都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旱情,且旱災持續時間長、范圍廣,災情很重。據氣象部門和農業專家分析,今年是我市近50年來遇到的最大乾旱之年,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影響。6月11號至7月28號,全市降水量僅為26—129毫米,比歷年同期少30至118毫米;平均氣溫為21至24攝氏度,比歷年同期高2到3度,極端最高氣溫達到34.1度;集賢縣和市區10至20厘米土壤含水量僅為20-30%,部分地塊乾土層已達40厘米以下。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根莖以上三分之一部分枯萎乾黃。全市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1-2米左右。區域內大河少水,小河斷流泡沼乾涸,抗旱水源緊張。截止目前,全市耕地受旱面積達413.3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69%。其中重旱面積294.8萬,輕旱面積118.4萬畝。旱災遍布四縣四區,重災區集賢縣和市區各鄉鎮乾旱面積分別佔兩地播種面積的89%和94%。從6月1日至7月22日集賢縣降水總量僅為17毫米。加之氣溫高,蒸發量大,土壤失水嚴重,預計因旱災造成農作物減產5成以下225.4萬畝,絕產53.8萬畝。如果近期仍沒無有效降雨,災情將進一步擴大,部分地塊將出現絕產的可能。

  面對嚴重旱情,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緊急會議部署、落實抗旱工作,並號召全市廣大乾部群眾克服麻痺和靠天等雨思想,積極投身到抗旱救災工作中,該市成立了8個抗旱工作組分赴各縣區檢查指導抗旱救災工作。市縣主要領導也深入抗旱一線靠前指揮,查看旱情,解決抗旱救災實際問題。集賢縣出臺了對嚴重乾旱地區每新打一眼井給予1000元補貼資金的新政策,鼓勵農民打灌溉機井,到目前已經打抗旱井2100眼。輻射灌溉面積27.9萬畝。水務部門開閘放水,日放水量達93萬立方米,基本保證了下游灌區的用水需求。

  農業、農機部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搞好苗情、?情調查檢測,指導農戶對旱地作物適時中耕,提高土壤保?能力,密切檢測蟲害發生動態,開展病蟲害無害化綜合治理。氣象部門24小時晝夜值班,密切監視天氣變化,適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各縣區充分利用水庫、渠道、水井等一切水利設施,采取噴灌、澆灌等各種措施,確保春播的13.8萬畝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的生長需要。農業、農機部門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搞好苗情、?情調查檢測,指導農民對旱地作物適時中耕,開展病蟲無害化綜合治理。氣象部門實行24小時晝夜值班,密切監視天氣變化,適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截止目前,全市共投入抗旱人員5.2萬人次,抗旱資金3626.4萬元,新購抗旱設備2358臺套,新打抗旱水源井3003眼。

  據了解,旱情發生以來,該市共組織1300餘人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分片包乾,幫助廣大群眾開展抗旱自救,力爭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責任編輯:張昭